錯過了徐家健教授在書展分享他的最新著作《21世紀價值健康投資策略》,卻在事後找到他的著作,看了一遍,讓我獲益匪淺,遂找個機會與他來一趟隔空對話,看他怎樣詮釋他的論據。
健康之道
先說人生取向,家健說「可能是中年危機」,他的「態度近年改變不少」,「更加注重健康,包括心靈健康」。
在本專欄面對面談過胡令芳教授的《自主老年》,人有健康才可以自主。家健的文章帶出類似看法:想「自主健康」,得從青年/中年開始,不然的話,為時已晚。
家健的回應:「對呀,我哋成日將預防勝於治療掛在口邊,但真係做得到嘅人少之又少。」
來到21世紀,人活得長壽不再是例外,而是慣常,重要的是我們要活得好、活得健康。
家健談及投資之道:尋知識、讀書好。「伴侶、財富、健康」三角經濟關係相輔相成。
在書序言,家健引用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建議:Find a good company、Invest in yourself。
「Good company指的是好公司,亦可以是好拍檔(伴侶?)。Invest in yourself既是你的知識,亦是你的健康。」有知識、有健康,無往不利。
據家健觀察所得:愛讀書(愛藝術?)之人多屬長壽者。
來到著作第二章,談及「宏觀健康經濟學」,「書中自有萬壽菊」,道出「讀書好」、「身體好」的道理。
藝術生活
徐家健傳來幾張近照,都是與藝術/生活/飲食有關的,包括與網友一起看電影《不丹沒有槍》。一套只有一名職業演員的電影,卻贏得極佳口碑:現實生活與藝術可以並存的,而業餘演員只要認真投入,扮演角色入戲,一樣可以做出一場好戲來。
在不丹,家健遇上兩小喇嘛,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不丹人好純真。可能不丹人都係佛教徒嘅關係,佢地嘅行為好受佢哋嘅信仰約束,即係好受佢哋相信嘅因果約束,所以佢哋同現代社會資本主義嘅城市人唔同。」
「《不丹沒有槍》呢套戲,就係講不丹準備現代化對佢哋佛教傳統嘅一啲衝擊,好有啟發性。」
家健喜歡曾灶財的字,「支持港鐵保育九龍皇帝」:「曾灶財應該係全球第一個當代塗鴉藝術家,亦可能係創作時間最長嘅一個。佢嘅創作橫跨九七前後,風格非常統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好有代表性。」
當年在尖沙咀天星碼頭的石柱,可看到九龍皇帝的墨寶。
路人/乘客多是匆匆趕路,少有停下來欣賞曾灶財的書法。
家健與院友去法國,享用美食之餘,不忘觀賞街頭藝術:「街頭藝術係城市嘅面貌。由於係喺公共空間自由創作,所以好反映到時代嘅脈搏。」
「支持老友張錦程演出舞台劇,他的演出好有說服力。Make believe,係每個演員追求嘅,佢做到了。所以我每次睇佢演出,都睇得非常投入。」
飲食·醫療
徐家健識飲識食,他有個說法:「近年我哋對飲食嘅追求除咗要好與物有所值之外,對我哋嘅健康影響,亦愈來愈注重。除咗健康,部分人就我哋嘅飲食對環境嘅影響,亦都開始留意起嚟。
「但另一方面,唔同人對唔同飲食嘅取態亦都愈來愈分化。例如有啲人完全素食,有啲人就完全只食肉。」
對家健說:「有人素食,只吃『生』,吃所有蔬菜都只吃未經煮熟的。代表人物是周兆祥。」
又有提議「少食多餐」對身體好,但亦有說「168斷食」有效。
為的都是希望「活得好」,延年益壽。
一句講晒:「大家都想命長久、長壽也。古代有『方士煉丹』(其實效果有限,往往弄巧反拙),現代藥企研製『不老藥』,可以阻止生物性老化(Biological Aging)麼?」
Keep Young取代Keep Fit?是不是要求太高?是不可能的夢想。
古時皇帝吃盡「仙丹」,壽命不見延長。今人不用吃「不老藥」,亦多見長壽。但「壽命增加一年便多消費一年」,還有醫療費用呢,恐怕也一樣增加不少。
家健指出:「消費是生命的質,壽命是生命的量,而生命的質和量是相輔相成的互補關係。」
保持身心健康(注意生活環境、適當運動、有良好飲食習慣),比甚麼都來得重要。家健還有一提醒:愛讀書,歡喜藝術,活得更開心。
後記
徐家健傳來他的title:Pagoda智庫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Orientis首席經濟師。
我們展開了簡單的對話:
「你是有藝術細胞的經濟學者?」
「In both cases I’m trying to figure out and tell the truth. Just in the case of art we use lies to tell the truth.」
「A very philosophical statement, telling the truth is by no means easy , and after all , what is truth ?」
「Good question. Buddhism says 一切皆空,all illusion.」
「你說『藝術是用謊言來道出真相』,可以舉個例子來詮釋你的想法麼?」
「畢加索其實講過類似嘅說話。其實傳統油畫,用二維空間表現三維空間嘅事物,好似定點透視,已經係呃緊觀眾。去到佢嘅立體主義,其實係佢從唔同角度了解咗一件物件或一個人嘅特質,然後再喺二維空間表現出來。」
「文學或者電影可能更加易明白,我哋明知係虛構嘅,但好嘅文學同電影,往往又可以好實在咁感動到我哋。」
「故事/舞台劇是虛擬/虛構、但道出的感情是真摯、遂能引發讀者者/觀衆共鳴。」
「係呀。」
「繪畫的技巧,一如你所說,確能帶來錯覺,但同樣能觸動人心。」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題為編輯擬。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