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降息真的有用嗎?

筆者40年銀行生涯應用的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在2023年6月30日停止運作,但過去數據仍有參考價值。

筆者40年銀行生涯應用的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在2023年6月30日停止運作,目前還發布的1個月、3個月和6個月亦將在2024年9月30日停止(只能用有抵押隔夜融資利率[SOFR]了),正式退出金融歷史舞台,但過去數據仍有參考價值。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事件發生,2008年10月的6個月LIBOR升至3.88%,是當時21世紀高點,美國用盡手法。2019年9月,6個月LIBOR已降至0.59%, 2020年11月20日的一列數字,是CFO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利息不再重要。6個月LIBOR是0.25%,優惠利率PRIME 3.25%,10年國債0.88%,EBIT(息稅前利潤)分析已無意義,因為利息已無關大局。但今天看到一段分析,2024年8月29日比美聯儲降息周期(今年最少1%?),更重要的是6個月LIBOR已超過2008年6個月LIBOR的3.86%,到5.58%,即上升了45%,上網再查,只得2024年8月27日的6個月LIBOR只是5.17%,即使如此也比2008年金融風暴高點上漲33%。

過去10年第二最低點是2014年6月的0.32%, 2016年7月回升至1%,但和2024年8月的5.17%比較,上升了4倍,由此可知,中小企業的利率是苦不堪言,要回到0.25%的好日子,要如何降息法才管用?還好LIBOR到9月30日就真正完結,也不用比較了,但不論美國政府和企業,只要是用美元借款,就要面對舊債到期,新債利率仍然高的局面,降4倍不切實際,到時倒的是銀行,但是食息過活的人,又慘了!重新工作?9日4日,美聯儲不得不降0.5%,但股市大跌,奈何!

張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