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早上趕着上班返學的你,遇上一隻瑟縮角落、發出微弱叫聲的小貓,當刻你會選擇停下腳步,拯救小貓的生命,還是趕上那班將要離開的巴士?筆者相信,每個人都一定有不同的考量與選擇。
筆者近日聽到來自明愛樂恩學校(下稱明愛樂恩)的同學分享拯救小貓的故事與掙扎,體會到學校愛惜生命、包容接納的氛圍,配合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課程與活動,有助同學正面人格發展,追尋滿全生命。
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
明愛樂恩是一所群育學校暨院舍,為在學校、家庭、個人行為或情緒上,面臨適應困難的女青少年,提供學習及住宿訓練服務,全面照顧和培育學生成長。
校長張錦怡表示,希望轉化群育學生,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即使自己所擁有的看似微不足道,卻可獻出微小而堅韌的力量服務他人,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而在助人的過程中,受助者亦能獲得力量,達至助人自助。這正回應了香港明愛的教育服務宗旨:「扶助弱勢社群、發展人的才能、致力溝通和解及建立回饋精神」,將來自社會上最末後無靠(the Last)、最卑微無助(the Least)及最失落無救(the Lost)的一群,轉化成充滿愛心(Loving)、主動學習(Learning)及具備領導才能(Leading)的人。
循環相互作用模式 培育品學靈兼優學生
為此,香港明愛致力在屬校推動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希望幫助不同需要的學生,發展滿全的生命。明愛教育服務部副部長胡錦遠博士表示,明愛的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基於明愛校訓「忠誠勤樸 敬主愛人」,衍生「忠、誠、勤、樸、敬、愛」6個美德,期望這些美德能透過不同品格,在同學的生活中具體體現。
胡博士指出,明愛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採用澳洲學者Flynn的「循環相互作用」推行模式。該模式有4個板塊:一、確立明愛天主教教育信念與使命,形式校本框架及教學目標;二、根據校本框架及教學目標,定訂校本政策、校本課程及學生培育工作重點;三,透過不同常規活動,例如訓輔工作、紀律訓練、課堂活動等,讓學生領悟教學目標及內涵,影響他們日常生活及行為模式;四、透過校內不同的象徵、符號標示,例如天主教記號、十字架、學校環境布置等,提升師生及家長對校本框架內涵的認識,培育出品、學、靈兼優的學生。
以愛為本 推動校本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
在明愛樂恩中,學校基於明愛的辦學理念,形構校本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框架,並發展相關課程及活動。學校期望透過不同活動與獎勵制度,幫助同學實踐上述美德。以學校剛舉辦的「認識德蘭修女的活動」,讓同學認識學校主保聖人德蘭修女的生平和事跡:她用有限的一生,向窮人施予無盡的愛,藉此回應基督的無疆大愛,實踐天主的訓誨:「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又以學校推行的「樂恩無限分獎賞計劃」為例,教師吳美琪表示,計劃鼓勵同學在學業或行為上做好自己,儲下積分,以換取日常生活用品、零食等。學生亦可選擇以積分換取善款,捐贈予自選的慈善團體,以一己之微力,成為別人的小天使。
內化美好品格 實踐於日常生活
以該校學生陳同學為例,她將本可用作換領零食的積分換成善款,捐贈予慈善團體兔廬,為救助被遺棄的兔子略盡綿力。陳同學的愛德實踐,不僅體現在學校裏,亦反映在她的生活裏。其實,她正是文中開首趕着上學,卻遇上被遺棄的小貓的主人翁。
筆者認為,陳同學對小貓的愛是層層遞進的。首先,陳同學當刻曾面對掙扎,因趕不上巴士便要遲到,但她不忍看到小貓被棄之不顧,終放下糾結致電吳老師告知此事,反映她的良知和惻隱,以及對美好生命的珍視。
過程中,吳老師得悉陳同學素來關心流浪貓,亦有照顧貓的經驗,所以鼓勵她搭的士將小貓先帶回學校。另外,同學們在通訊群組亦很關心小貓的生命,着陳同學不要太擔心遲到問題。她回校後,更發現學校社工是一名貓義工,當日便仔細為小貓檢查及清洗。
在愛與被愛的氛圍 建構愛惜生命的品格
小貓的生命因陳同學而徹底改變。她很喜愛這隻小貓,她很想領養牠。然而,在與家人溝通、詢問吳老師意見後,她明白到自己無法為小貓提供最好的生活,所以願意放下佔有小貓的想法,她明白到愛不一定要擁有。
最後,校長的一位朋友得知陳同學拯救小貓的故事,看過相片後表示很想領養牠。陳同學雖然面對不捨與掙扎,但她明白校長的朋友能給小貓更好的照顧,因此她選擇把小貓的利益置於首位,將小貓珍而重之地交給比自己更好的主人,這豈不是一份成全的愛?故事的結局是小貓正住在充滿愛的獨立貓窩,悠閒地享受着貓主子的生活。
從以上案例可見,陳同學因着對愛的深入反思、理解和內化,放下自己的執着和慾望,為貓謀得最佳福祉,是明愛學校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的成功案例。該校在循環相互作用模式下,以不同的活動,讓學生深入領悟愛的真義,並在生活中實踐。筆者認為,在價值觀教育道上,教育工作者很難將教育的成效絕對量化。然而,透過陳同學拯救小貓這件微小卻美好的事情上,正是「於無聲處聽驚雷」,可以看到良好品格滲透在同學日常生活微小的行為中,看見生命的轉化和蛻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