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11:35:3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三年級TSA何去何從?

這是個吊詭的問題,今年取樣50校的試行研究計劃,若最後結果空前成功,便有誘因提問:為什麼以前不採用?為什麼以後不能再採用?相反,若試行研究計劃失敗告終,更有誘因去再做研究。
2月4日,教育局表示接納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提交的初步建議,暫緩本年全港小學小三學生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改為邀請50間不同類型小學,在自願性質下參與一項試行研究計劃。大家對此都舒了一口氣,起碼教育局不堅持在6月硬推有關措施,不同單位都可以放下心頭石,過一個「無壓力」的農曆新年。
 
這場球來球往的賽場暫時停賽,2月底前(邀請學校進行試行研究計劃的敲槌日期)大家靜下來回顧事件,頗為恰當。
 

教育局初步解決危機

 
據觀察,教育局面對今次衝擊,採取了恰當的策略:
 
一、立即重組諮詢委員會,引入較有代表性的委員。
 
二、儘快展開會議,並訂下了完成初步報告的死線,委員會的工作效率奇高,亦能達到預期目標:結論起碼不會是取消 TSA,甚至成功地用曲線前進的方式保存 TSA。
 
三、開會初期,畫地為牢,逐個擊破反對聲音。
 
去年12月23日,委員會率先表達共識:抽㨾考、隔年考並不適合,原因是未能解決操練及壓力問題,又有公平及數據代表性的問題。
 
在這方面,我想深入去講一講。不少教育團體基於下列兩個原因,提出小三TSA或可取用抽樣考或隔年考:六年級 TSA 目前採用隔年考的做法;多年來在國際上有公信力的 PISA 評估,每三年舉行一次,抽樣地區或國家的4500-5000個15歲學生(自願性以學生為單位參加)參與測試。
 
我未曾聽過有人質疑評估的公信力,公平及代表性。委員會在初探的情況下否定了取樣測試及隔年考,可說是教育局同工的最大成就。但今天的試行研究計劃,豈不是又確定了抽樣及隔年考的可行?
 
四、否決了停考、抽樣考、隔年考後,委員會的結論呼之欲出,小修小補後硬推不成,一人行一步,推出50間試行研究計劃。
 
到今天為止,我覺得教育局的策略是成功的,事態會如何發展下去,教育局的曲線護航會否成功?我個人認為下列問題是關鍵:
 

TSA兩大疑問

 
第一,家長提出的,TSA是為了誰考?
 
官方說法有二:
 
為教學的回饋
 
對此,教師抱有不同看法。大多認為校內有不同的評估,可對教學效能得出適當回饋。尤其專家指出,最短時間的回饋最有效,對學生而言,數個月後的回饋,改善了的教學計劃只能為學弟妹服務,家長不收貨似乎必然。
 
監察學校水平
 
對此,教師及家長都有不同看法。對於教師,監察學校水平可抽樣考、隔年考。結果方面,學校差異大,用統一的指標是否恰當?同時,家長也會質疑 TSA 是否唯一可用工具?再者,一定要讓小三生、自己的子女承受壓力?
 
第二、今年試行研究計劃的成功、失敗:
 
這是個吊詭的問題,今年取樣50校的試行研究計劃,若最後結果空前成功,便有誘因提問:為什麼以前不採用?為什麼以後不能再採用?以自願性質,每年取50校試行再試行,年復年,學校用校本性質決定參加或否,也決定如何運用數據(例如由校內教師批改直接得到教學回饋),皆大歡喜。為什麼一刀切採用同一工具去量度不同校(具多樣性的各校)的成效,而只集中於中英數學科成績?
 
相反,若試行研究計劃失敗告終,更有誘因去再做研究,TSA 不是名存實亡?
 

下一個教育議題?

 
據觀察,不論50校試行研究計劃成功失敗,或不成功也不失敗,問題還是會不斷演變。大家可能會問:下一個議題是什麼?目光會不會移去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這個牽涉中一派位的公開試?
 
眾所周知,這是影響學弟妹升中派位組別(Banding)的考試;在將來能否面對公平、代表性這兩個元素的衝擊?今天我們否定 TSA 抽樣考、隔年考的矛,如何在明天可以變成保衞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的盾?家長或再問:為誰考?請大家早為之計,思考如何解畫?
 

結語

 
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政策,從蘊釀、定案、施行、監察、評鑑、修正⋯⋯是必然過程,需要官民互動互助。今次有關三年級 TSA 的討論、研究、調整……也是很好的實踐過程,似乎大家都學習到:不是靠大聲,也不是講權勢,教育局官員多次強調專業判斷,好!但願大家在陽光下看清楚今次試行研究的結果,作出判斷,在這點上,我覺得大家都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反思

 
多年前五個教育團體為減輕小六生的考試壓力,曾建議六年級 TSA 與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合併。教育局官員說:兩個性質不同,功能不同的考試不能合拼。我今天問:TSA 既要為個別學校的教學效能作出回饋,又要監察全港小學的中英數學科水平,是否也有些難度?靈活變通一下如何:凡希望取得教學回饋的學校用自願參加形式報考,而教育局又可以根據上述數據,了解全港學校的學科水平,豈不兩全其美?
 
總結一句:「一齊考才可,抽樣考不可」這說法站不住腳。今天,私立小學並沒有參加;明天,個別家長或會罷考,甚至個別學校的校董會宣布其管理的學校不參與,如何是好?
 
(圖片:Pixabay)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