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長者近三成疑抑鬱 醫療保障需求高 唯難啟齒求助

有研究指出,子女移民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家庭結構與溝通方式,並且影響了對長者的照顧或醫療安排。若未能與子女保持適當的聯繫溝通,留守長者的身心健康定會受到影響,可能會成為社會的「地雷」。

近年香港掀起移民潮,年屆60歲或以上、有子女移民海外的香港銀齡一族人數逐漸增加,他們俗稱「留守長者」,容易產生情緒病甚至有自殺傾向。有機構與大學研究發現,約26%受訪者疑有中度以上抑鬱症狀,整體上他們對醫療保障、生活照顧及社區支援方面的需求最大。

近三成長者與子女關係一般

經緯青年商會今年6月至7月期間,成功訪問了112名、年齡介乎60至96歲的留守長者,當中46%受訪者子女已全部移民,27%長者指出與子女關係「一般」至「不佳」,21%長者與海外子女每月接觸少於一次,34%與在港的子女聯繫每月少於一次。

研究指出,子女移民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家庭結構與溝通方式,並且影響了對長者的照顧或醫療安排。若未能與子女保持適當的聯繫溝通,留守長者的身心健康定會受到影響,可能會成為社會的「地雷」。

研究發現,有六成受訪者評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為「一般」至「差」,26%被訪者疑似出現中度及以上的抑鬱症狀,可能受到睡眠素質下降、飲食不振、難以集中精神等困擾,建議通過醫療和社福機構進行進一步篩查,安排他們獲得所需支援,避免情緒惡化。高風險群組為女性、教育程度為小學或以下的人士,以及與移民子女的關係較差的長者。

研究指出,子女移民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家庭結構與溝通方式,並且影響了對長者的照顧或醫療安排。
研究指出,子女移民不僅打破了傳統的家庭結構與溝通方式,並且影響了對長者的照顧或醫療安排。

三成四受訪者不願求助 最需要三大服務

令人擔憂的是,33.9%受訪者表示不願意主動尋求外部幫助,只有極少數會向鄰居和政府部門求助,主要障礙包括難於啟齒、不懂得尋求社區支援,以及認為政府/社區的支援不足。香港明愛安老服務高級督導主任陳淑嫻表示,這可能是與中國人傳統上不習慣將問題宣之於口,以及社會關懷服務及宣傳未能滿足長者有關。

調查顯示,留守長者最需要三大服務,依次為醫療保障、生活照顧及社區支援。他們普遍認為,政府提供的支援服務充足性一般(平均評分3分,滿分5分),而子女移民未滿兩年的長者,相比子女移民超過兩年的長者,更覺得日常支持、醫療保障和社區支援不足,這表明在適應階段的留守長者可能有多方面需求。政府及社福界應推出具針對性的政策,按照留守長者的不同狀況與需要,提供適當的支援。

調查亦發現,曾接受社福機構提供如家居清潔、陪診、送飯、文娛等服務的留守長者,幾乎全部(97%)都認為接受服務改善了他們的心情或情緒,此舉值得參考。

項目主委葉柏伶預告該會將舉辦連串活動,包括舉行長幼運動會,讓留守長者及小朋友同樂,以加強跨代的關係。
項目主委葉柏伶預告該會將舉辦連串活動,包括舉行長幼運動會,讓留守長者及小朋友同樂,以加強跨代的關係。

狄志遠倡主動識別高危家庭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港府需要整合不同政府部門,向留守長者提供援助。同時,他提出三大建議,包括在地區社福機構探訪時,要主動識別高危家庭;亦要提供一站式社區支援,並設立個案經理模式,醫社合作,持續跟進受助人士。

經緯青年商會會長梁芷琳表示「有必要全方位解決留守長者的需要」。她亦主張地區組織如社福機構、關愛隊等要主動識別隱蔽長者,鼓勵他們外出參加不同活動,並提供適切的生活照顧和情緒輔導服務,如陪診等。另外,鼓勵長者與移民子女保持聯絡,主動溝通自己的需求,並提供資源協助長者做好生活規劃,積極適應新變化。

梁又認為,政府需要增加社工資源,讓個案聯絡更頻密,亦需要讓留守長者得知如何尋求醫療服務。此外,針對不願意尋求鄰居協助的留守長者,可應增設鄰舍友善計劃,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項目主委葉柏伶預告該會將舉辦連串活動,包括舉行長幼運動會,讓留守長者及小朋友同樂,以加強跨代的關係。此外,義工隊亦會定期探訪留守長者及舉辦工作坊,支援留守長者在港生活;並連繫在社區上的留守長者和社區資源,讓他們互相支持,以及鼓勵他們建立自己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