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筆者和一班同學參加在英國牛津舉辦的4天善經濟畢業課程。說起來,從去年中開始,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及《善經濟》作者何日生教授,每月一次從台灣來給我們授課,內容根據他和很多世界成功企業家接觸交往,講述不同企業如何以利他之心為出發點,以善致富,造福社會。
上課地點在St Edmund Hall(聖艾德蒙學堂),成立於1236年,是牛津最古老學院之一。一連四天的課程,由早上9時至黃昏6時,晚飯後小組討論,內容非常緊湊。各位教授導師來自不同地方,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非常資深。
身體力行 實踐共融互利
John Hoffmire是牛津大學教授,也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前稱摩門教)虔誠教徒。曾創辦投資銀行,是創投和資本運營專家。John跟我們探討蘇格拉底的辯證法:同一個問題,以不同的思路,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也講解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如何在投資中為經濟、社群和環境作出貢獻。John曾在2013年寫過關於華為集團的案例,其僱員持股體制如何激勵員工,減少流失率和提升盈利,和員工共同享受成果。John在創辦的投資銀行,身體力行實踐給僱員持股,幾年後把公司賣掉,員工獲利甚豐。
Dr. Sean Oliver-Dee來自牛津大學宗教系,他跟我們講述Generation Z世代(1995後出生)的特性,也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毋須被特定世代所定形。
Dr. Maryia Zaitsava來自意大利的卡利亞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gliari)經濟商業系,她提出「意念覆核」(Proof of Concepts),以科學的態度研究如何為理念作可行性檢驗。
Dr. Anchi Lin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系,她提出企業策略轉型的步驟:where to go and how to get there;找出問題,確定目標,然後策劃如何執行。這令我想起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如果沒有修習第四諦,只停留在解決問題,而不能長治久安,問題始終會回來。她也提到如何管控風險,令我想到最好的處理是把風險轉化為機遇。
來自新加坡的Lawrence Chong是諮詢顧問公司的創辦人,他用共融經濟(Economy of Communion)為800間國際機構把脈諮詢,為僱員僱主及顧客共融互利,不遺棄任何持份者。雖然Lawrence是天主教徒,但也滿懷「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佛教慈悲博愛精神。
善企業應與地球共生息
最後壓軸是何日生教授,何教授介紹慈濟「立體琉璃同心圓」的圓形組織架構。每一個人都是中心,每一個分支點都是中心,在共同的價值中體現平等,並發揮每一個人的差異功能。雖然在職級上分為4個層級架構,但人在架構的不同時段可上可下,特別強調上位決策者常回到前線,既可了解實況,也能放下自我驕慢之心。
何教授也提到善企業應與地球共生息。從蝴蝶效應中,看到組成這個世界的每一部分都是息息相關。佛教的「因緣和合」也說明一切事物都互相關連,沒有一樣東西能單獨存在。所以地球的壽命和人類的延續息息相關,地球資源耗盡,就是人類終結時。所以善企業一定要考慮環保,把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甚至修復對環境的損害。
最後,John、Lawrence和何教授一起討論,如何從善經濟入路提升人類福祉。3人來自不同宗教,做法或許不同,但目標一致。大家都沒有說自己的觀點是第一或者唯一,而只是其一, 在他們身上看到真正的宗教共融精神,也令我更加敬佩慈濟的跨宗教包容理念。慈濟2000多萬會員大部分都是非佛教徒,大家只是抱着利他的心態雪中送炭,幫助有需要的人。
善經濟的最高目標是促進萬物共生共榮,明白個體與群體之間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超越源於恐懼意識的零和遊戲,從集體共善到集體共榮。所以慈濟的證嚴上人說:「一滴水能夠不乾涸,是因為它融入閃亮的大海!」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Now It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4天最後的課程完結,才是人生實踐「善修煉」的開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