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經蘭州去敦煌,晚上宿於黃河南岸,晚飯後源河岸閒逛,臨河是南濱河東路,路面不寬,來回隔着路中的欄柵,各有兩線行車,遇上暑假,出行車輛甚多,時有響號,增添熱鬧。行人路頗寬敞,就着街燈影照,樹影婆娑,又藉暑期,遊人甚多,加上販賣小飾物、小玩意的獨行販商,叫賣聲、議價聲、呼喚聲、笑聲……一片繁囂景象。
黃河邊上
路旁臨河一面有防汛堤,堤寬十多米,離路面約有3、4層樓高,隔不遠便有樓梯上落。近路一邊是不同的攤販售賣各類商品、紀念品,有冷食、燒烤、小食等。小食亭外,臨河一邊還有座位,讓食客邊吃邊欣賞兩岸燈火。在較寬的河堤處,岸邊有碼頭,提供夜遊黃河的水上活動 ,排隊輪候的遊人甚多,相信與河兩岸的燈火通明有一定的關係。河中行走的觀光船往來如鯽,燈光燦爛的觀光船與河面的倒映,令漆黑的河面如添上點點星光。
跨河浮橋
在喧鬧的街道上走,感受着國泰民安的景況,不覺便走到中山橋。這是一座鋼桁架橋,建成於清宣統元年(1909),是第一座橫跨黃河的大橋,今天已是蘭州市的著名旅遊景點及地標。
橫渡黃河自古都不容易,早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蒯57年)時為了進取河東,便在山西蒲津以連舟作為浮梁以便進軍,時稱「河橋」。此後西魏、隋、唐因政治及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翻修擴建,到唐始正名為「蒲津橋」,是首都長安與黃河以東的交通樞紐,唐玄宗時改建成鐵浮橋,用鐵量佔當時全國鐵產量的80%,可見工程的浩大。
隨着朝代興替,國都的不斷遷移,長安失去了主要交通地位,加上氣候變化,洪水氾濫,蒲津橋多次被淹、沖毀,到黃河河道轉變,蒲津橋最終失去了應有的功能,最終湮滅。
鎮遠橋
連舟浮橋自周朝時期已有,至今仍是軍事上的重要工事。早於明洪武五年(1372)時,由宋國公馮勝建造,主要為征伐河西一帶的元朝殘餘勢力,到軍事完結,橋便沒有再用。洪武九年(1376)衛國公鄧愈駐守蘭州,設置了西涼、西寧、莊浪等衛,為了運送軍需,另選址建造浮橋,名為「鎮遠橋」。但由於黃河湍急,堤壩也不太穩固,未能長久使用。
洪武十八年(1385),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把「鎮遠橋」移至河水較緩慢,並較近治區的白塔山下。浮橋由28艘舟艇組成,舟與舟間相隔一丈五尺,舟上舖板,以便運輸,南北兩岸各以兩根鐵柱繫上鐵索及大繩以連貫舟船。浮橋設有可拆接的通航孔,以方便船隻通過浮橋。
中山橋
到清光緒時,因運輸需要,由德國人承接了建橋的工程,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在宣統元年完成。原名「第一橋」的「蘭州黃河鐵橋」,於1928年時任甘肅省主席劉郁芬的倡議,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追念,親書「中山橋」三字懸於南面橋上,中山橋的名字便沿用至今。
現時橫跨黃河的橋已超100座,蘭州也有十多座,中山橋已從運輸交通的功能退下來,改為旅遊景點。遊覽的當晚,真算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在南橋前打卡留影的遊人不絕。橋上時有兜售小飾物、小玩意的小販,當有保安走過時,便匆忙走避,使擠迫的橋面引來一陣忙亂。
從橋上回望兩岸,燈光各有千秋,一邊是璀璨的市集燈飾,一邊是點點的民居燈火,叫人眼花撩亂。中山橋長233米,從黃河南岸走到北岸便是白塔山公園的入口,沿堤仍是燈光通明的小攤販,據說要到凌晨2、3點方打烊收市。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