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是……代代相傳,各有所指?
廣府人誰不識涼茶為何物?但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人類學系教授張展鴻說,各處鄉村就有各處涼茶的定義,據他的田野研究(Field study),有的鄉人會取涼粉草作涼茶,也有客家人取糭乾作涼茶。何謂糭乾?原來就是吃不完的陳年糭子曬乾,切成一粒粒,泡水作涼茶飲。鄉人相信,愈陳愈有效。張展鴻好奇問之:「多久吃一次?每次服多少?」對方聞言,珍而重之地說:「一年吃一、兩次罷了,否則咪好快清倉囉。」
客家人最愛廣式廿四味當中的苦梅根,愛在春季採其嫩葉,樁碎曬乾,加鹽製成鹹茶,相傳可以袪濕清熱、消除咳嗽不適。根據張展鴻鍥而不捨的研究,中醫複方是用「根」,不像客家人用「葉」。就像雞骨草,有人採其嫩枝,有人留其葉,有人取其果,彷彿各處鄉村各處例,張展鴻說:「涼茶底蘊之豐富,足可申請成為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
港式茶記包羅萬象,比奶茶更適合申請非遺?
若問誰是港式飲食代表,相信許多老外會說是雲吞麵。張展鴻說的確沒錯,但近期好像更時興竹昇麵。
哪款食物最有香港味道?是雲吞麵、菠蘿包還是奶茶?在張展鴻的眼中,通通都比不上包羅萬象的茶記本身。「若果說雲吞麵是一個江湖,菠蘿包是另一個江湖,那麼,只能說茶記本身就是兼收並蓄的大江湖,比起奶茶更值得去申請非遺!」畢竟,與其花時間去討論第一杯面世的奶茶正宗,還是獲獎奶茶做法更正宗,倒不如關注一下茶記內八方美食交織的fusion特色,還有時興食物背後的政治經濟角力。
張展鴻舉例:「前兩年,新加坡為其冬菇亭申請了非遺,因為這是華人、大馬人、印度人與東南亞人都會聚在一起用膳的地方,是個跨種族、跨文化、跨職業及身份的大融爐。這個觀察的確提升了其國家論述層次。」但港式茶記也不弱,我們有搭枱文化、fusion菜、早餐已臻國際化,中式、西式、日式、東南亞式擺在同一張菜牌上毫無違和感。
人類學的精髓:由醬油與火瞳燉翅洞悉社會變遷
廣東人家家戶戶每天煮飯都離不開一味豉油(醬油),張展鴻不問醬油的牌子、賣點和用法,卻巧妙地藉由20世紀醬園由內地南遷,落腳氣溫、濕度兩相宜的九龍城這一點入手,再爬梳到醬油園地利人和,發展蓬勃之際,卻又逢舊機場擴建,導致黃豆生曬3、4個月的用地不夠,被迫遷往大西北如元朗、古洞等邊陲地帶重新發展。
爬梳過大量資料後,張展鴻又品出香港的南北行也許是北人南來、南貨北上的集散地,不止南北兩地的食材貿易,連帶南北兩地人的飲食習性,也暗中受到滲透式影響。他舉例說:「過往上海人只會用老雞和瘦肉煨翅,但在香港卻發展出火瞳燉翅的食法。因為火瞳是火方(肉塊)與爪子(腳部)中間的連接位,呈Y字型,有少許骨頭連皮、再帶些許肉,鮮味又抵食。這種慳料又鮮美的做法,非常香港地,近十幾年也有從香港轉銷內地之勢呢。」這背後正是人類學家所關心的、飲食文化的流動性。
香港何時變成美食天堂?最早的美食是什麼?
張展鴻拋出以上問題:「香港成為美食天堂,是在1920、30年代?還是1949年之後?」為了訪尋香港早期的飲食文化轉變,張展鴻好勤力地走訪中菜名廚,深挖民間資料和記憶,他說:「90年代起,新派粵菜的中堅分子周中師傅和東海酒家的鍾錦師傅就已成名。周中師傅更是將江南八小碟率先引進旗下食肆。」八小碟有什麼?舉例:醃漬24小時的醉雞、醬鴨、馬蘭頭、涼拌香筍、鎮江燒肉、醉豬手、海蜇頭、烤夫之類,可預製,可靈活調配,不必大費周章,「但最實惠是讓客人可以安坐下來,有些小食到肚,可以慢慢品下酒,聊下天,不需吃完主食就滾水淥腳走人,難以留客。」
繼續追溯上去,張展鴻發現,1920至30年代,已有外省人來港做生意,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更多外省移民南下,帶來不同菜系的美食佳餚,不過,最早佔據勞力市場的應該是「大件夾抵食」的東江菜,碼頭搬運的苦力和體力勞動者至愛。到了1970至90年代,金融市場全盛期,魚翅撈飯也成為一時名食。但人類學家關心的由始至終不是飲飲食食,而是這潮流興替背後書寫的社會現象與結構變化。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