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是由熊彼特教授在數十年前提出的「創造性破壞」概念驅動的。
Market economies are driven by what Professor Joseph Schumpeter, a number of decades ago, called ‘Creative Destruction’.──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筆者對於艾恩蘭德的思想和哲學家的定位並沒有很強烈的看法,只是認為其觀點值得深思,原因有四,前文〈艾恩蘭德與維根斯坦引發的深思〉已說明了其中兩個,本文着重於第三個,即蘭德可能對格林斯潘有重要的影響,其思想亦可能是了解格林斯潘的重要線索。
近代史上的奇人
基本上,格林斯潘可以稱得上是近代史上的一個奇人。他年輕時本是想做色士風樂手,但後來轉去念經濟學,而且是對此有着遠超同儕的了解和掌握;本身是商界的經濟顧問,但早已有心進入美國政府甚至問鼎聯儲局主席之志。他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社會背景,或得到政治勢力支持,他能夠晉身聯儲局主席,似乎只是單憑其過人的經濟學學識,以及高位者賞識他的一雙慧眼。對不少人而言,這是難以想像的,但格林斯潘卻證明了他能做到。這是他的第一個傳奇。
第二個傳奇是他對聯儲局以至全球中央銀行運作帶來的改變。美國不少建國先賢反對任何類似中央銀行的組織,所以在建國最初的125年裏都是沒有中央銀行,好幾次的金融危機都有賴摩根大通先生出手才得以解決。促使美國政府成立聯儲局的主因,與其說是要調控經濟,不如說是要防止摩根家族的權力大得不可控制(可能因此聯儲局在大蕭條期間被人揶揄愈幫愈忙),所以其精神更在於權力制衡。聯儲局由12個地方儲備銀行組成,主席除了決定議程外,沒有額外的權力,唯獨格林斯潘任職期間,能令到委員會們信服他,因此予人能夠牢牢掌握聯儲局的感覺。
市場的指揮家
毫無疑問,經濟運作的真正主角,是那數以億計的企業和個人,這些個體可以理解為一家複雜無比的大企業的不同部門,他們的共通點是幾乎都只顧及眼前的東西,而他們之間能否協調得好,對整體經濟表現影響十分之大,因此怎樣能令他們配合無間,是無比複雜和困難的事。
格林斯潘的第三個傳奇是仿似能用魔術捧指揮整體經濟的能力。他在任主席時不像傳統的技術官僚,反而更像一位指揮家或馴獸師,掌握到跟市場溝通的奧妙。他深明市場之大,不容許任何人下指令來指揮,因而選擇因勢利導,控制短期利率、調控市場參與者對未來的預期。他令聯儲局跟市場之間在預期未來方面建立起一定的默契,這是一門由他創造、很高深的學問了。
本文開首引用他的一段話,會否反映到他的心聲?
這就引伸到3個重要的問題。首先,社會上能出現像格林斯潘這樣的人有多重要?第二,怎樣的社會才可造就到像格林斯潘這樣的人,以及令他們有條件實現創造的能力?第三,格林斯潘的作風和所做的事情跟蘭德心目中的資本主義社會本質和個人行為典範有着什麼關連?筆者會再續談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