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時」的概念,首見於2020年《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最後報告》:「絕大部分學校仍依靠學校時間表,並按照現有課程和科目指引的建議分配課時,以規劃課程和學生學習活動。在公眾諮詢期間,有意見認為應把小學的彈性課時的比率由19%提高至25%,以增加小學編排學習活動的彈性。專責小組認同學習的模式已有所轉變,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於課堂和學校內時間(例如電子學習),亦已漸趨多樣。此外,各校校情亦有所不同,故支持學校更多以學時的概念規劃學生的學習。」
同時也描述了學時的定義:「學習時間不單指學生在課室上課的時間,因為學生的學習可以於任何時空發生。學習時間包括上課的時間(教師和學生上課的時間,但上課地點不限於課室),上課以外的在校時間(例如小息、午膳、課後、開放日、考試日),以及校外時間,包括假期。學校應整體規劃及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
因應以上的建議,剛定稿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就把「善用學時」作為小學課程持續更新的七大重點之一,讓學生於小學階段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探索、發展個人專長或興趣,以助實現「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發展個人興趣和潛能,樂於與不同社群相處,培養對體藝活動的興趣和基本欣賞能力,達至身心均衡發展」的學習宗旨。
要走出家課的誤區
以上課程文件中的學時概念涉及3個主要內涵:其一是學生上課時間表上固定的學科課堂分配,其二是在校內為學生提供學科延伸學習、跨學科協作或其他學習經歷的彈性課時,其三是在學校時間以外多元化的延伸活動或自主學習。然而,學校以外的學習時間在社會上早已長時間被家課的既有概念所取代,應否減少或廢除家課便成為爭論不休的議題。即使在中國國內實施減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以及其他國家近年實行減少甚至廢除家課的政策方向,都一直引起當地及國際社會的討論及爭議。
問題的癥結是出於理解家課概念與實質內容所產生的歧異。各國推行減少家課政策的主因是鑑於沉重的家課壓力,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構成負面影響,再加上經合組織(OECD)多次研究結果都直指,家課量與學生的整體學業表現並無必然關係。而反對者則強調做家課就是為了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是學習過程的一個必須的重要部分。其實所有爭議都很容易讓人不自覺地落入家課的3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把家課的討論焦點放在量而非質。某些國家不管學校與學生的實情,一刀切嚴限學生每天做家課的時間就是顯而易見的例子,即使教師給予學生同一樣功課,因學生差異而導致的完成時間都可以有極大出入,全國劃一要求的做法可說是不切實際。
第二個誤區是以為家課就是課堂教學的重複練習。這個誤區的形成可以同時來自學校及家長,當然背後的驅動因素還是來自以高強度訓練,來應對校內外測驗考試的教育文化。如果為了考好個試而把家課變成缺乏思考及學習情境的無意義操練,就只會消磨孩子的青春歲月,侵蝕他們的學習意志與成長動力,這樣的家課的確一份都嫌多。
第三個誤區就是把家課局限在紙筆的練習。筆者在學校工作時就多次與學生進行小組訪談,探討他們對家課的看法,每次都得到有異於常態的回應:學生都很喜歡做家課。學生喜歡老師給予在家完成的學習任務,不管是一道挑戰題、一份小組合作完成的專題報告、一次街頭訪問、一個拍攝片段、一份手作、一次戶外考察、一個表演或比賽的排練、讀一本自己喜愛的圖書、一次自己規劃的實踐歷練……甚至只是課前的資料搜集,學習內容的本質都應該是從學生而來,學習成果才能往學生裏去。學習應該是來自學生的自行構築,結連實際生活,並在生活情境中創造的家課。
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如果沒有這種在家庭生活中的家課,學校教育就是蓄意把學生學習與生活割裂,學生回到學校就只會等待學校與老師餵哺早已釘裝好、千篇一律的套裝知識。無家課的學校教育只會走向死胡同,我們和下一代都只能被閉鎖在這個無法自拔的誤區。此刻的課程更新重點應該是質變而非量變,我們真正需要培養的是具視野、有深度、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新一代。
先要破除對教學的一種誤解
一般人對教學一直存在著一種誤解:老師在教,學生就在學;甚至以為老師教了,學生就學了。其實教與學本來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也不必然會同步發生。道理很簡單,老師同一時間教導同一班學生,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可以千差萬別。真正的學習只會存在於每一個獨立的學生個體當中,所有學習都是由該個體的前置知識、能力基礎及學習意願與動力所塑造,老師充其量只是一個引導者與啟發者的角色而已。如果沒有學生積極的學習呼應,老師教得愈多,反而學生會學得愈少。老師常掛嘴邊的趕教學進度、追學生習作,這種管教不管學的苦況,也許只有前線老師才能深深體會了。
只有能深切理解以上教與學兩個概念的微妙關係與區別,才可能領悟到由課時轉換到學時的意義所在;只有讓學生能真正掌握學習的自主權(可惜只能靠我們的學校與家長去付予),學時的有效運用才有可能逐步建立。如果學生有權選擇自己要做的家課,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再以紙筆考試來判定學生的能力,如果家長相信學習應該是贏在終點而非起點,如果老師都管學多於管教,我們的學生學習一定會很不一樣。
《小學教育課程指引》的細節內容剛已定稿落實,當中把「創造空間」、「善用學時」作為課程更新重點,甚至以整個章節去詮釋什麼是「有效益的課業」,其實都是想去疏解多年來懸而未決的教育難題。法令執行易,移風易俗難,教育氛圍永遠都是執政者、從業者與普羅大眾的互動結果,各方對下一代的教育成果都負有責任。筆者在此深切期望我們日後不會因為增加學時,讓學生去做無效益的家課,直待我們的學校與家長深切體會及理解學時的真諦後,讓每個學生都愛上家課,樂做家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