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解密:干、無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一向認為語言先於文字,文字只是用來紀錄人們口中的話語(語言)的。這個看法當然基本上是對的,不過起碼在中國語言裏,也偶有例外。

干(jɐt5 gɔn55

粵語有以「干」(音「gɔn55」)代「千」(音「tsin55」)的說法(「一干」就是「一千」,「三干」就是「三千」,餘類推),因為「千」與「干」形近,分別只在上端是一橫還是一撇。如「你重爭我一干喎」就是「你還欠我一千(塊)呢」的意思。原來以「干」代「千」是古人的創造。

明 陳洪謨《繼世紀聞》卷二︰「逆謹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饋一干,即一千之謂;云饋一方,即一萬之謂。」(其實以「干」為「千」與以「方」為「万」[萬]都是刻意以「錯字」作「正字」的表意方式,作用也就與修辭學上的「飛白」相近,有幽默的效果──文學作品中的「飛白」,除了表達幽默感之外,通常對作品中的相關人物略有諷刺意味;而日用中的「以錯字代正字」並無諷刺人的目的)。文中「逆謹」就是明武宗時權傾一時的太監劉謹。原來我們俗語以「一干」代表「一千」這個說法可以溯源至明朝 武宗的年代。明武宗即位(公元1506年)即重用劉謹,可見以「干」代「千」之習慣,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當補充的是,除有以「干」代「千」之外,也有以「竿」代「千」的。清末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第七六回︰「說了幾天,姓陸的只肯出八竿使費。他們外官看得一班京官都是窮鬼,老實說,八千銀子誰看在眼裡!」

其實「干」、「竿」係同音字,所以以「竿」代「千」,跟以「干」代「千」,從「音」的角度看,是相同的事,只不過「竿」這個字形不能反映它本身與「千」字之間的關係,也就無法讓人見到「一gɔn55」與「一tsin55」兩個詞之間的內在聯繫了。

順帶一提,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一向認為語言先於文字,文字只是用來紀錄人們口中的話語(語言)的。這個看法當然基本上是對的,不過起碼在中國語言裏,也偶有例外。譬如在明武宗時,就因為先有「干」這個與「千」極相近的字形,才發展出文字上用來取代「一千」的「一干」這個詞,有了這個「詞形」才有口頭上的「一干」;而不是明朝人用文字來紀錄早就在口頭上流傳的「一干」這個詞。這樣根據字形來創造一個新詞,正好說明「有時文字是可以先於語言的」這個道理。

(粵語詞彙研究所:爭) 

無(冇)2 (mou11-35

粵語「無(冇)」可以有「不足」的意思,這個意思,現代漢語共同語卻不會用「無」,而只會用「沒」或「沒有」來表達。如「我學著(咗)都無三個月,就勁過渠(佢)嘞」就是「我學了還不够三個月,就比他優勝了」。元無名氏《三國志平話》卷下︰「魯肅回程後過江,頭尾無兩個月,周瑜引軍五萬,荊州南約百里,西行收川。」(此例轉引自溫美姬《梅縣方言古語詞研究》「頭尾」條)

(粵語詞彙研究所:無)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