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文媒體有如下報道:由中國科協、阿里巴巴基金會和達摩院共同發起的國際數學競賽,公布決賽名單,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共801名選手進入決賽,平均年齡22歲。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17歲女生姜萍,以全球排名12的成績,戰勝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名校生,且是排在前30的學生中唯一的女生。排在姜萍後面的,還有中科院博士、奧數金牌選手等。
這消息在網絡秒速回傳,迅速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微博熱搜。天旋地轉,環繞此消息的讚歎、欷歔、議論之聲,從而引發的,可供教育各持份者思考的問題不斷迴轉。
眾所周知,進入中等專業學校就讀的學生,是統一中考分數不高的,是為將來「預進入工廠」作專業準備的。但有說姜萍對數學的敏銳自初中開始,一般題目「看一眼就有思路」、「喜歡做難題」,但為何未能被選入高中學校就讀,讓她有機會考入本科大學,做一個數學專家,而是早就被分流出去被認為是次等的中專學校呢?究竟統一考試,要科科都「出色」,缺一不可,這是埋沒多元人才,抑或是名副其實的造就人才?
媒體亦有報道,姜萍遙遙領先的數學成績引起數學老師的註意。在老師的引導下,她開始自學高等數學,藉着手機翻譯軟件和一本《英漢小詞典》學習英文微積分教材。這裏,也讓教育現場思考,教師的提拔,伯樂千里馬的互動必須。自學與他學兩者的關係應如何結合,更重要的是,如何為具有獨特天賦才能的學生「留白」!說實在,假如姜萍能升讀主流高中,卻沒有「留白」的空間自學的話,她的數學也不能起飛的。
從社會發展、多元人才培育的綜合角度看,今天的日本、新加坡及德國等,同樣採取中專學校的分流人才培育,這與中國於初中普及教育後,兩流並進異地同曲,但資源的投放、社會的認同、職業的出路,必須與時俱進,不時要調整、鞏固、充實,方能向前發展,方能為推進「高質生產力」作出更有力、更大面積的專業貢獻。姜萍的故事,不純然是數學的故事,香港的教育,究竟又如何向前?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