骾哽(鯁)(kɐŋ35)
粵語「kɐŋ35」一詞,義為「噎」。「kɐŋ35親」就是「噎着了」;「kɐŋ35骨」就是「骨頭卡在喉嚨裏」。白宛如《廣州言詞典》及張勵妍、倪列懷、潘禮美等編著的《香港粵語大詞典》作「哽」,而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作「鯁」(有「鯁嚫」、「鯁頸」、「鯁骨」、「鯁唔落」等條)。究竟哪一個寫法才對?筆者認為,論本字當作「骾」。
我們不妨把「鯁」、「哽」、「骾」三字比較一下。《說文》‧魚部「鯁」條︰「魚骨也。从魚,更聲(古杏切)。」又口部「哽」條︰「語為舌所介也。从口,更聲,讀若『井級綆』(古杏切)。」(黃氏案︰「級」乃「汲」之誤)又「骾」條︰「食,骨留咽中也。从骨,更聲(古杏切)。」段玉裁《注》云︰「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骾之臣』《漢書》已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挍多也。依《說文》,則『鯁』訓『魚骨』。『骨留咽中』當作『骾』。」
三個字的分別,看過《說文》的解釋和段玉裁的注解就非常清楚了。三個字同音(古杏切),義近──「骾」是「骨留咽中(咽喉被阻塞了)」,而「鯁」就是經常「留咽中」(阻塞咽喉)的「魚骨」(其實「鯁」之所以叫做「鯁」正源於它是人們經常被它卡住咽喉的東西),「哽」是「語為舌所介也(共鳴腔被阻塞了)」正因為音同義近,所以實在就是所謂「同源詞」──不妨也看看同音「古杏切」(《廣韻》‧梗韻)的「從中作梗」的「梗」,此字顯然亦有「阻塞」義。
須交代的是,「古杏切」粵音本當是「gɐŋ35」。三字的讀書音確是「gɐŋ35」。不過,「不送氣」的「g-」有時是音變為「送氣」的「k-」的。譬如「拘」、「駒」、「俱」本來均讀舉朱切(《廣韻》‧虞韻),按理粵音本是不送氣的「gœy55」,現在卻都讀送氣的「kœy55」了。又如「決」、「訣」、「玦」(《廣韻》‧屑韻‧古穴切),理論上,粵音本來當讀不送氣的「gyt3」,但現在我們都讀送氣的「kyt3」了。
(粵語詞彙研究所:親)
鮮甜(sin55 tim11)
粵語有「鮮甜」一詞,意思是(食物)鮮美。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鮮甜」條︰「(粵)味道鮮美 魚湯幾鮮甜『魚湯味道鮮美』。」原來除粵語外,明朝人和今日的閩南人的語言中也有這個詞。
林寶卿《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鮮甜」條︰「新鮮甜美︰蠔仔煮麵綫真鮮甜(海蠣煮綫麵,味道新鮮甜美)。明‧馮夢龍《山歌‧歪纏》︰『煮起來好吃,煎起來又介鮮甜。』」
(粵語詞彙研究所: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