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電影《一代名花花影恨》在香港公演,把塘西名妓花影恨的傳奇推向另一個高潮。花影恨故事傳誦至今,仍然令人津津樂道。
走上愛情不歸路
花影恨原名朱秀珍,生於廣州,父親早喪,十多歲的花影恨流落風塵,以唱歌賣藝為生,由於姿色歌喉俱佳,未幾成為廣州陳塘妓寨的王牌人物。花影恨後來南下香港到石塘咀,很快便成為頂尖紅牌阿姑,拜倒石榴裙下的公子哥兒、二世祖、富商巨賈不勝其數,花影恨只跟他們逢場作戲。這位「花國皇后」琵琶別抱,獨是愛上當時在太平戲院演大戲的馬師曾,唯馬老大性格風流,終令花影恨走上不歸路。
根據袁步雲在其著作《風月.江湖話當年》所述:「一次,花影恨特地購備了一籃生果,逕自走上太平戲院後台去探望馬師曾。當她上到後台之後,便恃熟賣熟地走到馬伶的箱位去,一手就掀開了他箱位的那幅布幔,這麼的一掀,竟發覺馬伶在裏邊擁住了班中一位花旦在狂吻着。於是她把那籃生果向馬伶迎頭擲過去,沿途飲泣回到香閨,看見床上煙局有兩支『大錫條』(鴉片煙),遂瘋狂地吞服,待到給人發覺時,已是返魂無術了。」
花影恨自殺身亡成為當年大新聞,娛樂界為她舉行盛大追悼會,電影公司將她一生遭遇拍成電影。花影恨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今天仍有不少有心人到花影恨(朱秀珍)墓碑插上鮮花。花影恨大名遠播,除了擁有「花國皇后」名銜之外,生前因為多次參加愛國籌款活動而讓人另眼相看。1938年8月13日,武漢發起「獻金救國運動」,各地紛紛響應,石塘咀妓院的紅牌阿姑爭相獻出金銀珠寶。花影恨在該次獻金運動奪得個人籌款冠軍。
南海十三郎 承擔電影重任
花影恨逝世後,電影公司爭着拍攝其故事,最後花影恨家屬因南海十三郎與花影恨有相當交情,熟知花影恨思想和為人,決定將此重任交給南海十三郎。南海十三郎與製作經驗豐富的黃岱合導此片,選定性格和演技出色的白燕飾演花影恨。除花影恨的花叢和愛國籌款軼事外,影片以花影恨和作家(張瑛飾)的一段友誼作為主軸,並嘗試以二人花開花謝之討論,道出花影恨害怕明日黃花而自尋短見的誘因。
為突出花影恨愛國的情操,南海十三郎在影片加插一齣戲中戲《一代名花》,這齣戲中戲改編自陳圓圓和吳三桂的故事,以陳圓圓勸說吳三桂勿輕國重情作劇旨,由徐人心、麥炳榮、劉伯樂主演和覺先聲班部分藝員客串。影片十分賣座,創下中央戲院連影30多天的賣座紀錄,但南海十三郎認為戲中戲喧賓奪主,欲刪減戲中戲,片商卻因外埠觀眾愛看粵劇,要求保留,令花影恨感人之事未能充分展現,故他自評影片為最不滿意的作品。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