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好,打他!

今時的父母,不單溺愛子女,也無視子女的不當行為,儘管孩子行為惡劣,父母總是視若無睹,不加制止,以為這就是愛。這些孩子長大後,會是社會的一份長期負擔,是以父母的教導是如何的重要。

「媽媽不好,打他!」這是我日前因事到政府機構處理,在輪候時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使我更難過的是,說這話的人竟是孩子的父親。

與我一同等候的是一對穿着十分光鮮的外籍夫婦和他們的孩子,孩子約三、四歲,正拿着母親的手機在看卡通影片,手機的電話鈴聲響起,母親在猶疑是否取回電話接聽,最終還是忍着。約一、兩分鐘後,電話鈴聲又再響起,母親便向孩子要回電話,孩子不願,母親硬把手機取回,還未及接聽,孩子已嚎叫起來。

父親趕了過來,未知有否了解過程,便對孩子說出那句令人不安的話。孩子正走過去要打他的母親,我衝口而出阻止了。母親尷尬地說丈夫總是這樣教孩子,我向他們解釋這樣會令孩子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事情。母親都可以打,誰都可以打。剛好這時已輪到他們,在他們進入房間時,還間斷聽到孩子的叫聲。

孩子的模仿對象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H. Watson)認為,孩子的行為被動反映從周遭環境所提供的示範學習得來的。母親懷胎十月,良好的夫妻關係、言語溫柔的胎教有一定的幫助。孩子呱呱落地,除了接生的醫護人員,最早接觸的便是母親,接着是父親,父母正是孩子的第一對終身教師。

顏推之的《顏氏家訓》提出母親懷孕三月便應在一個不被打擾的安靜住所居住,「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幼小時要安排教導,使孩子學習居家禮儀,到孩子兩、三歲時便開始明白「知人喜怒」,這時便要學習如何循規蹈矩,「使為則為、使止則止。」《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讓孩子知道事、物不是必然,也不可強求。

今天的父母多在外工作,少了與孩子溝通,只會以物質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索求總能得逞,要不便是撒嬌、大哭、嚎叫,父母為免尷尬,只能如孩子所願,敗下陣來。《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讓孩子知足,要自懷中教起。

北宋司馬光《溫公家範》:「自古知愛子不知教,使至於危辱亂亡者,可勝數哉……人之愛其子者多曰:『兒幼,未有知耳,俟其長而教之。』是猶養惡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顧不多哉?又如開籠放鳥而捕之,解繮放馬而逐之,曷若勿縱勿解之為易也!」到孩子養成惡習,改變極難。

父母的替代品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今天的孩子,多由外傭姐姐照顧,在家,孩子不能免於外傭之懷,外出,更是一步不離。拖着、懷着、背着、騎着,多不是父母,因他們要有自由空間。三年過後,父母與子女的隔離,便是「兩涘渚崖之間」,不辯親疏。所以聰明的外傭,只要孩子黏着,十年八載的工作是不愁的。沒有外傭姐姐的,手機、平板電腦可以替代,未滿周歲的,手機已代替了奶嘴,幾近片刻不能離,若偶而「當機」,呼天搶地,一發不可收拾,成年人只能屈服,甚而以懲罰成年人以博取孩子的諒解。「媽媽不對,打他!」這是什麼世界。

教養孩童

今時的父母,不單溺愛子女,也無視子女的不當行為,儘管孩子行為惡劣,父母總是視若無睹,不加制止,以為這就是愛。遇有與人爭執,父母更只與人爭論,沒有考量事情的真相為何,「我的孩子總是對的,我的孩子我會教」,所以孩子不會有問題,不對的總是他人,甚而是父親、母親。這些孩子長大後,會是社會的一份長期負擔,是以父母的教導是如何的重要。已懷了孩子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最佳時間已開始,你們對孩子的餵養、關愛、教導、開解、鼓勵、制約…這是一項18年長的工作。準備有孩子的,更要早些準備,「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要當父母,真不容易。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聖經》〈箴言〉22章6節)什麼是當行的道,當父母的要深思,也要反省,自己所走的路也是否正當。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