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意念被證明是成功之後,你會發覺事後會有1000個『父親』跑出來;但如果那想法觸礁擱淺,那所有的錯誤就是因為『我』!」諾貝爾經濟學人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去年對我這樣説。這個有趣的觀察,也許適用在現實中的創投世界,包括當今創科霸主蘋果公司。
1976年當喬布斯和他的拍檔史提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創立蘋果電腦的前身時,他們倆經歷了不少橫眉冷眼,包括大企業和著名的基金。
蘋果教主吃閉門羹的日子
也許是兩人中比較外向的一位,當年26歲的沃茲尼克,在與喬布斯拍檔創業後,由他主理面向外界。他在之前的僱主HP和其他3家如Xerox等已是獨當一面的科技公司門外,吃了多記的閉門羹。這些公司雖然覺得個人電腦大有可為,但因為現成的產品,不想打沉自己的內部團隊,所以沒有出手。
於是兩人轉移目標,向當時兩大創投基金公關。先説第一家大基金,據説,基金的兩大領導均拒絕接見喬布斯,只按行規介紹了下游的一家小基金去接招。即便如此,那小基金也都只派了個助理去見小喬。而當助理回來説喬遲到,基金就把項目創始人定性為目中無人,項目不能投。
兩人於是去找其他基金,在多番挫折後,這隻蘋果被踢到當時得令的另一大基金掌門人唐·瓦倫丁(Don Valentine)的門前。在遊戲軟件和半導體有非常成功經驗的瓦倫丁,向來行事不按常規,牌面上理應很適合投這個項目。可是,瓦倫丁對喬布斯那些具「次文化」、甚至是「逆文化」的行為舉措不感冒。
據説,當時瓦倫丁問沃茲尼克:「你怎知到你的産品能賣?」答:「我們周圍有100萬部對講機,估計個人電腦的需求應該大於對講機。」瓦可能覺得八丈金剛摸不着頭腦,回去後還把介紹人臭罵了一頓道:「你怎麼把幾個人類的叛徒介紹給我?!」
蘋果被「天使」咬一口
不過,不投歸不投,瓦倫丁還是按行規,把蘋果介紹給下一家,這回卻遇上了「天使」。瓦介紹來的3人之中,包括麥克·馬庫拉(Mike Markkula)這位曾任職英特爾、以營銷為名、已退休並轉行做「天使」的投資人。
馬庫拉對喬布斯的外表原來也有微言,着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去理髮!不過,他倒真的出資約9萬美元,咬了一大口果肉,要了26%,成為蘋果單個最大的外部投資人。馬之後沒閒着,在管理和營銷上手足並用,同時四出招商,並為公司第二次翻兜瓦倫丁。然而,連馬也說服不了的瓦,要到了另一位重量級人物,英特爾的安迪·格羅夫(Andrew Grove)出手後,瓦才同意出手。可能由於投資金額不大,在蘋果上市的文件中,沒有披露這筆投資。不過,這椿投資也許有帶頭作用,帶動了一批果粉基金在上市前入股,為上市做勢。
剩下來的自然是歷史了,現在,在網上搜索蘋果公司的歷史,隨處可見一些基金自詡為「第一個吃蘋果」的先知之一,這也許是諾獎學人的那番說話的小注腳?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