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舊電影雜誌成搶手貨

70年代是香港電影風起潮湧的年代,1975年唐書璇向電影圈的朋友說,她要出版一本專門性、獨立的嚴肅電影雜誌。她一呼百應,《大特寫》很快面世,第一期作者陣容有好幾位至今仍是香港電影評論的中流砥柱人物。

「三劍俠舊書拍賣」群組近日又創下紀錄,以$6350成功拍出14本電影雜誌《大特寫》。拍賣過程競爭激烈,新進影評人陳廣隆事先已在群組留言:「跪求各位俾面,這套書對我來說實在太重要。」拍賣場認錢不認人,老豆都冇面俾。結果陳廣隆不斷追價最後才奪得心愛之物。

電影雜誌《大特寫》創刊號。
電影雜誌《大特寫》創刊號。

《大特寫》1975年12月18日創刊,第一期封面是法國影星阿倫狄龍,售價$1,15期開始售價改為$1.5。《大特寫》辦了66期於1978年9月29日結束。《大特寫》培養了大批影評人和電影文學作家,這批人後來直接過渡到新成立的《電影雙周刊》。主催創辦《大特寫》的是導演唐書璇,她當時在電影界已很有名氣。她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1969年回港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董夫人》,此片1971年獲得第九屆金馬獎最富創意特別獎等多個獎項,還為女主角盧燕摘下第一座金馬獎。1973年唐書璇在台灣和香港拍攝內地知青偷渡來港的《再見中國》。當時文革尚未結束,香港電影界對文革這敏感的議題一直未敢染指。《再見中國》在有限的條件下拍攝,參加拍攝的演員全部均是業餘,而攝影師張照堂粗糙的攝影,極具紀錄片風格。影片曾在法國上映,當時在香港及台灣均遭禁映,直至1987年才獲准正式公映。

《大特寫》創刊號目錄。
《大特寫》創刊號目錄。

《大特寫》面世 首期作者陣容強大

唐書璇1975年向電影圈的朋友說,她要出版一本專門性、獨立的嚴肅電影雜誌。內容包括新片介紹及評論、影人訪談、以至電影理論介紹等。唐書璇一呼百應,《大特寫》很快便面世。第一期作者陣容有:陸離、李默、吳平、金炳興、劉成漢、宋存壽、秦天南、石琪、王國兆。他們之中,好幾位到今天仍是香港電影評論的中流砥柱人物。陸離在《中國學生周報》始創時已在周報介紹西方電影理論,香港人認識杜魯福就是從陸離開始。陸離在《大特寫》創刊號有專題文章介紹〈從第一映室到火鳥電影會〉,回顧香港民間團體盛行搞「私映會」,引進外國名片讓會員參觀學習。陸離說「第一映室」(Studio One) 是香港私映會的老祖母;「大學生活電影會」是她的第二代,「火鳥電影會」是她的第三代。香港無數的電影人都是從這些電影會提供的名片吸收養分,學習外國名導演的拍攝技巧等等。

70年代是香港電影風起潮湧的年代,亦是香港新浪潮電影崛起的年代。一批擁有電視製作經驗的年輕導演,當中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和方育平以及牟敦芾、余允抗等等。他們在1970年代從外國學成回到香港後都加入本地電視台發展,後來發展各自的電影事業,在此期間拍攝的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大特寫》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向傳統挑戰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詞來期待香港的新電影。

鄭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