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坎南──劃破國王新衣的劍俠

──奧地利學派看世界(六)

關於布坎南和奧地利學派的關係,我尤其想談談較技術性的一點,因為這點對我的學習生涯有着特殊的意義。
 

狐疑七載 茅塞頓開

 
短短一個學期轉眼便過去了。期末考試派成績時,我的卷上奇怪地寫着 “99+1”,我翻到後面,原來一道八分題,蕭老師先是給我七分,後來加了一筆,改成八分,想必是蕭老師特意給我一個完美的結局。課後,他把我叫到課室外談話,語重心長地鼓勵我多學習經濟,又說他留下了一個錦囊給接替他的經濟系主任,內容是關於我的。
 
多年後,我讀到布坎南的 Cost and Choice 一書,終於豁然開朗,明白蕭老師當初何以對我驚為天人。奧地利學派摒棄了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學說的勞動價值理論(Labor theory of value),採取主觀價值理論(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一個物品的價值是由人們的主觀偏好所決定的。你花很多勞力生產的物品,對我可能一文不值。至於「機會成本」的概念,正是奧地利學派的第一代人物 Friedrich Von Wieser在1914年基於主觀價值理論而提出的。
 
談到消費時,主觀價值理論已獲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s)廣泛接受,但奧地利學派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強調連成本也是主觀的。布坎南在 Cost and Choice 中正是指出被大部分經濟學家忽略的這點:旁觀者不知道行動者的所有選項,只得以某個客觀尺度(例如花費的時間或金錢)量度一個選擇的成本,但行動者的真正成本,不是那些時間或金錢本身,而是自己實際使用那些時間或金錢的眾多方法之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項;「成本」一詞的這兩個意思是不應混為一談的。
 

哲人其萎 功在人心

 
依我之見,這就是布坎南跟奧地利學派最深層次的共通點,Cost and Choice 這本區區100頁的小書實在重於千鈞。我也震驚地意識到,七年前的井底之蛙,正因不受既有觀念的束縛,童言無忌之下,竟一語道破了這個深刻的道理。遺憾的是,我已經沒有機會把這一切告訴蕭老師了,因為在我大學一年級開學前夕,蕭老師因癌病而化鶴仙逝。四個月後,年逾九旬的布坎南也撒手塵寰。
 
“I have faced a sometimes lonely and mostly losing battle of ideas for some 30 years now in efforts to bring academic economists’ opinions into line with those of the man on the street.” 誠然,無論在公共選擇理論抑或機會成本學說,布坎南都以與眾不同的勇氣,打破整個經濟學界信受奉行的陳觀舊念,為學問別闢洞天。蕭老師則剛剛相反,“Bringing the opinions of the man on the street into line with those of academic economists.”,可作為他一生春風化雨的寫照。可以肯定的是,布坎南教授和蕭永祥老師的教誨,都將在後人身上傳承下去,使世界變得更智慧、更美好。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盧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