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好?

很早能說話的,並不一定將來就口齒伶俐;很早就學步的,並不一定將來就是運動健將。固然,嬰兒的成長,有一定的階段性規律,也就是會有大概的先後次序,但是卻無法預測成長的快慢。

上文提到效率問題,認為追求效率是當代的發展特色。而追求效率,一要省時,社會上看到的是爭取比人家快;二要省力,以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效果。科技的發展,總的來說,也是鬥快、鬥省力。本文集中探索「快」。

科技的發展,其中一個目標是快。現在從香港到深圳,從地鐵香港大學站出發,大約一個小時就能過關。兩地過關,電子驗證,幾秒鐘就完成。回想起1960-70年代,從尖沙咀到羅湖,要幾個小時;過了境,要在一排排的長椅上輪候發回鄉證──那是一式三份的紙證書,邊境的解放軍用墨水鋼筆一份一份填寫;幾乎要半天才能完成。

1956年,先母帶着筆者兄弟倆回上海。印象中火車從深圳出發,在廣州轉車,再在鄭州轉車,30多個小時,要在車上過夜。上海到揚州,也要一整天──乘火車到南京,轉到鎮江,在鎮江乘輪渡過江去對岸的揚州;那時候小,感覺長江就像大海,一個多小時才能渡過。現在上海到揚州,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但是,前兩周本欄的探索,旨在說明:純粹的追求效率與速度,也給人類帶來奢侈的生活和巨量的浪費,也是人類環境惡化的主要根源。

父母往往擔心:「為什麼還不會說話?」「為什麼還不開始學步?」最好的安撫是:「別着急!會來的。」(Shutterstock)
父母往往擔心:「為什麼還不會說話?」「為什麼還不開始學步?」最好的安撫是:「別着急!會來的。」(Shutterstock)

快高長大:家長的期望

本文想說的是,追求速度,在教育也是一種思維。先從幼兒說起:作為父母的,總是希望子女盡快成長。「快高長大」,是中國人對孩子最普遍的祝賀語,也是常用的揮春字句。這個「快」字可圈可點。嬰孩出生了,總是希望他盡早可以坐起、可以站立、開始學步、開始牙牙學語。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期望,希望早點出現。但是,人的成長過程,是因人而異的。第一、每個孩子的坐、立、走、講,出現的時間,都會很不一樣。父母往往擔心:「為什麼還不會說話?」「為什麼還不開始學步?」最好的安撫是:「別着急!會來的。」第二、「快」並不等於「好」。很早能說話的,並不一定將來就口齒伶俐;很早就學步的,並不一定將來就是運動健將。固然,嬰兒的成長,有一定的階段性規律,也就是會有大概的先後次序,但是卻無法預測成長的快慢。

這種思維,到了學校,就更嚴重了。為什麼全球的學校,學生都是按年齡分班。為什麼同齡的就編在一班?當然,我們的課程編排,大致已經照顧到學生成長的階段。但是卻沒有人考慮過、證明過,這些比較寬的階段,可以再劈成小塊,每12個月成為一步,而每一名學生就按照這些小步同步成長。也就是說,我們假設學生到了某一個年齡,就適合學習某一個內容。例如8歲,三年級,就要學習分數加減。假如學生在8歲無法應付(也就是拿不到某個分數),我們就判他不合格,也就是「追不上」。而不會想到,會不會對他來說,也許9歲10歲,就會很容易學會?

年齡與年級之間,是有矛盾的。留級、跳級,都是在沒有辦法之中,希望讓學生改變他的年級,仍然是讓學生在正規的學校制度裏面調適。(Shutterstock)
年齡與年級之間,是有矛盾的。留級、跳級,都是在沒有辦法之中,希望讓學生改變他的年級,仍然是讓學生在正規的學校制度裏面調適。(Shutterstock)

留級跳級:只是制度微調

這就牽涉到留級,也叫重讀。也就是三年級的學生,下一年還是留在3年級,重複學習三年級的內容。近年來,學校實行留級的,已經很少,也涉及公帑的使用。在實施義務教育以前,留級非常普遍。但是,留級的效果很不確定,有些學生覺得留級是羞恥,反而背上了心理包袱;但也有學生因為留級而奮發圖強,改變了成績。

另一種情形,假如學生的數學能力非常好,雖然8歲三年級,數學對他來說太容易了,也許就在堂上覺得沉悶,就會不太專心。有些學校,就允許學生跳級。例如數學特別強,就允許他跳級與四年級一起學數學。又或者這名學生方方面面都強,允許他整個人就跳級跳到四年級。

以上旨在說明,年齡與年級之間,是有矛盾的。留級、跳級,都是在沒有辦法之中,希望讓學生改變他的年級,仍然是讓學生在正規的學校制度裏面調適。簡單來說,按齡編班,其實是制度上的行政需要,多於學生的成長考慮。

關鍵是很難想出另類的辦法。曾經在澳洲西部看過兩所學校,嘗試打破按齡編班。第一所,小學六年分為三個Block,6-8歲、8-10歲、10-12歲,每一個Block的學生,也真的在同一棟樓(Block)活動。筆者的理解,這只不過是對於按齡編班的微調。就像是賽跑,以200米(m),代替2×100米(m),學生就有了稍微寬裕的時間,而不必受中途的測評、升級干擾。

學生是多元的,包括他們學習的速度也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把他們的學習進度,限制在特定的年齡、特定的作業與測驗時間表,其實沒有合理的根據。(Shutterstock)
學生是多元的,包括他們學習的速度也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把他們的學習進度,限制在特定的年齡、特定的作業與測驗時間表,其實沒有合理的根據。(Shutterstock)

第二所,也還是小學,全校是一個學習群體(Learning Community)。連學校的建築物也彷彿是一個體育館,裏面沒有間隔。很多活動就在這空曠的館內,劃出場地進行,筆者就看到他們在空地上對角鋪上體育墊,學生在上面打滾翻;旁邊則有其他活動例如語文。空地的周圍,有幾個較小的活動室,供小組學習用。

這些安排,都需要有異乎尋常的耐心和魄力。在丹麥哥本哈根近郊一所學校看到的,就更徹底。這是初中,8-11歲,300名學生,混齡分為四個75人的大組(Bases),每個大組又分為五個15人的小組(Basic Groups)。學生的學習,有四種組合方式──全校──大組、大組、小組,而數學則仍然按齡。這樣的做法,不只是打破了按齡的常規,而且是鼓勵了不同年齡的學生共處。問諸校長,時間表是否很複雜,每名學生胸前帶着一張紙牌,寫明每一個時段,每名學生的活動內容、地點、組別。校長說:「對!傳統是要學生遷就行政方便,我們是行政去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有這種思維的校長,非常難得。

以上只是編班與時間表。我們學生的學習,都要按照教師的教學進度;而教師則也要按照一定的進度安排教學。例如小學,有些學校還要規定每科目每周一小測,每月一大測,以保證教學進度與學習進度。於是,學生每天要完成教師派下來的作業,要預備定時出現的測驗。筆者的比喻,就像跑馬拉松賽跑,每個運動員可以有自己的快慢策略,不可能每100米(m)去測量他們的速度。

時間限定:有悖學生個性

還有,非常普遍的,我們的考試,都是要按時交卷。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完卷的比比皆是。也就是說,我們不只要學生答得對,還要他們在限定的時間內答完。誰都知道,「答得快」與「答得對」,是兩回事。

以上所述,也許只是冰山一角。學生是多元的,包括他們學習的速度也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把他們的學習進度,限制在特定的年齡、特定的時間表、特定的教學進度、特定的作業與測驗時間表,其實沒有合理的根據。

筆者沒有意圖也沒有能力,去推翻對於學生學習的種種沒有根據的時間限制。也許有人會說,學生就是應該有規範;馴服於規範,也是學習的一種。下面這個故事,也許可以有一點啟示。很多年前,筆者在一所很有傳統的學校教書,中二的班上,一名學生前來說:「阿Sir,我覺得現在教的數學太容易了,我想學微積分。」那本來是中六預科才學的。筆者寫信問諸當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數學的同班同學蕭文強,回信卻說:「提早學未來的東西,是他遲早要學的,其實得益不多。我的經驗,香港數學教育着重計算,學生沒有了機會豐富自己的數學素養。」(大意)筆者忽然頓悟,提前學微積分,本身沒有壞處,但卻仍然把學生關在正規課程的軌道上,反而排斥了學生接受更廣義的數學素養的機會。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