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40年代,在西方堅船利炮的衝擊下,西學東漸成為一種時代浪潮。伴隨着五口通商,攝影術進入神州大地,自此揭開影像中國的近代序幕。
彼時,作為一門專業技能的攝影術,不僅玻璃底片、相紙等攝影材料需要特製,而且曝光、沖印相片等程序複雜,高度依賴攝影師經驗,因此只掌握在極少數技術人手中。與攝影供應有限相對應的,自然是服務收費不菲。以當時七元三打的名片照為例,差不多相當於普通工人的月薪,因此也只有極少數有錢人才能消費得起。在攝影術面世的一個世紀裏,除卻最初有關「攝魂術」的誤解與恐慌,無論是作為供應方的高端服務,還是作為需求方的時髦消費,攝影一直或多或少帶有「高大上」的光環。
物以稀為貴,那些年極其有限甚至稀缺的相片,無疑為那個早已逝去的時代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地處中西方交鋒前沿地帶的香港,作為西方攝影術在東方世界最早的落腳點之一,自19世紀中開始出現影樓,承載了那些年獨一無二的光影記憶,極富中西文化碰撞與交流的符號意義。
香港的影像記錄與文化交流
《芳影香江:華芳影樓的香港早期照片》,便是一本關於香港的古早影像之書。全書聚焦香港老照片,收錄華芳出品的香港蛋白照片逾三百張,部分更是首次公開的獨家珍藏,再配以原相大約的拍攝年份、編號和簡介文字,從太平山到跑馬地,從薄扶林水塘到灣仔碼頭……再現極其珍貴的香江芳影,恍若重返歷史現場。除了鏡頭下的風景照和肖像照,還以鏡頭記錄甲戌風災、廣州風災、世紀暴雨等天災,堪稱難得一見的香港早期攝影集。
然而,《芳影香江》又絕不止是一本攝影集。全書以當時最成功的華人影樓「華芳」為研究對象,借助史料與舊照,有機結合上篇的發展史與下篇的作品集,講述華芳映相自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側寫19世紀的攝影發展史,同時管窺華人精英在華洋雜處的香港社會之生活風貌。這是華人影樓在香港落地生根的一段歷史,也是華人精英在英國殖民時期力爭上游的一段往事,雜糅影樓與當地政治、經濟、法律、文化乃至市民生活等的交互故事,儼如中西薈萃的光影浮世繪。
黎芳創早期華人影樓的營商奇蹟
華芳創辦人黎芳,作為香港的早期移民,從充當外籍攝影師助手做起,後來自立門戶,先後聘請了多位外籍攝影師擔任助手,專門開拓洋人生意,不僅為柬埔寨國王、兩任港督、俄羅斯大公、美國總統等政要拍攝相片,而且獲許作為證件照官方攝影機構,甚至成為華人攝影師代表登上海外報章而享譽國際,從籍籍無名的攝影助理,到聲名遠播的攝影大師,頗有劇情反轉的戲劇性意味。作為影樓老闆,黎芳本人極富商業頭腦,既善於借助媒體進行宣傳,不惜工本同時在不同英文報章打廣告,也善於利用名人效應進行商業宣傳和運作,他將一盤生意搞得風生水起,早在兩個世紀前便以年收入逾萬元的亮麗業績,創造了早期華人影樓的營商奇蹟。
除了攝影本業,他還進軍地產、工業、輪船等產業,進行多元投資,擔任華人陪審員,經歷可謂多姿多彩,以跌宕起伏的人生情節,書寫珠江小人物的香江時代傳奇。
除此之外,書中更有蛋白照片名稱由來、風靡洋人社交圈的名片照社交禮儀,以及全港第一場攝影官司始末等趣聞軼事,有圖有真相,讀之興味盎然,不覺莞爾。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