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晚,若以政治議題為文,過於吵吵鬧鬧,未免破壊新年氣氛,大煞風景。而嚴肅教育議題又總是拉拉扯扯,叫人太沉重。倒不如說說故事,一來輕輕鬆鬆,二來故事情節往往峰迴路轉,讓聽眾聽出耳油。再者,不少故事暗藏玄機,所謂「點只故事咁簡單」,春節假期,與子女分享,亦是美事一宗。先談一個以羊為配角的故事。
狼來了,牧羊童結局如何?
《狼來了》這故事耳熟能詳,很少孩子沒聽過。故事大意是說牧羊童接二連三的用「狼來了」戲弄村民,讓大家都放下工作救他,但是到後來大家都不信任他了。有一天,狼真來了,可沒人相信他;最後,他的羊都被狼咬死了!
故事一般就在這裏結束,說故事者通常說這就是撒謊者的報應!當人們說謊,一次兩次,對方可能會相信,但說多了,即使說真話時也無人再相信他們了,教訓孩子一定要誠實。
好了,故事說完了,羊兒沒有了,牧羊童怎樣?我想不少孩子聽過故事後都會這樣發問。事實上《狼來了》的結局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就是男孩最終給狼吃掉了。
假設牧羊童真的變了狼的點心,他的父母、家人會怎樣?逆來順受?會有怨恨之心嗎?若有,對象會是誰?喪失了孩子的家庭,日後的生活會變得怎樣?孩子若真喪生了,村民的心情會怎樣?勾起同情惻忍之心?還是認為活該,是撒謊者的報應?如此,則牽涉刑罰輕重的討論。說謊當然不好,但罪不致死吧?救不救孩子這個道德命題,會否令村民分裂?令平靜的村莊掀起滔天波瀾⋯⋯
要故事賦上不同層次的教育意義,父母可因應孩子的年紀、性向,推演出不同的故事發展情節,誘發孩子討論。
朝三暮四,詐騙可獲獎勵?
續說一個以猴子為主角的故事。
「朝三暮四」出於《莊子.齊物論》。莊子是古代道家人物,與老子齊名,是說故事高手。原文是: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狙,猴子。狙公指養猴子的人,相傳古代狙公能智弄群狙。芧,指橡果、橡子一類的果實。養猴人因家裏口糧不夠,於是想控制猴子的食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於是先騙牠們,分橡果給猴子時說:「早上給你們吃三粒(或說三升),晚上給你們吃四粒(或說四升)。」猴子們聽了很憤怒。養猴人就改口說:「那麼就早上吃四粒,晚上吃三粒吧。」猴子們聽了都非常高興。
一般人以為猴子非常聰明,故事中的狙顯然不是。「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只是次序不同,整體數量沒有變化。養猴人只是把早晚的數量對換,就能欺騙猴子,讓猴子自以為早上可以多得一粒果實,因而滿足。
「朝三暮四」這句成語,就是從這個寓言演變而來,原意是指只改變名目,實質卻不變,後來多用作比喻人反覆無常或事物變化多端;更隱含了人常常自以為是而卻不自知的愚蠢行為。
說故事者說「朝三暮四」故事時,往往稱讚狙公的智慧,孩子也多認為狙公乃「食腦」之人。有趣的是,如果把《狼來了》及「朝三暮四」兩故事並列來看,我們又怎樣向孩子解說?
上文故事《狼來了》警誡孩子要誠實,說謊後果嚴重,可能招致殺身之禍;「朝三暮四」典故中的的狙公用謊言欺騙猴子,卻被稱許,不誠實的行徑更可獲得回報,省回不少養猴飼料。同一行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究竟謊言是好還是不好?現實世界裏,有所謂善意的謊言嗎?還是謊言只是成年人的專利?推而論之,早幾年,社會鬧得熱哄哄的論述──黑社會也有愛國的──是真實的反映還是狡辯的砌詞?
以上的道德命題,哲學家也不能三言兩語說清楚,一般家長以致老師自難妥善處理。但家庭教育不是學術研究,不須像論文寫作般引經據典,老師家長需要的是引導孩子思考、發現問題,把解決問題變作學習的動力,如此方是說故事之道。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