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顏常山舌」的杲卿與剛正不阿的真卿

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有言:「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

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記敘修褉時與會者「快然自足……欣於所遇」的樂事,也發洩了右軍對人生眷戀、執着「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慨繫之矣」,但總體總是喜悅及積極的。相對於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姪稿」,其悲痛沉鬱、情緒起伏,大有不同。

顏氏家訓

顔真卿是中唐時代的書法家,琅玡臨沂人,與王羲之是同鄉,他年幼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顏魯公集行狀》:「少好儒學,恭孝自立。貧乏紙筆,以黃土掃墻,習學書字,攻楷書絕妙,詞翰超倫」。他先祖是北齊的顏之推《顏氏家訓》的作者,晁公武《讀書志》︰「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以訓世人。」顏氏一族多能恪守顏氏家訓的章條,多有慷慨就義的事蹟。

顏真卿的知人

顏真卿是唐玄宗中年時代的進士,他曾任監察御史、殿中待御史,對百官有彈劾的職權,可說是「得罪人多」的一個職位,免不了開罪當時的權臣宰相楊國忠,因而於天寶年間被貶為平原太守。作為一個監察御史,他對朝中大臣多有認識,尤其對玄宗身邊的重臣安祿山。在太原時,顏真卿便加緊修建城池、訓練士兵、囤積糧食,但另一方面則與賓客泛舟歡宴,以減低安祿山對他的防範。

顏常山的正氣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亂,顏真卿與其駐守在常山邵的堂兄顏杲卿聯繫,相與起兵,掎角斷絕安祿山從洛陽進軍至范陽之路,並設計誘殺了安祿山的部將李欽湊、擒拿高邈及何千年,迫使安祿山從陝虢撤軍。翌年安祿山圍攻常山,俘虜了顏杲卿之子顏季明,本欲迫使顏杲卿投降,卻被顏杲卿罵退,安祿山遂斬殺顏季明。

史思明繼續圍攻常山,城破,顏杲卿被擒押送到洛陽見安祿山,顏杲卿反駁對安祿山提升他為常山太守的事,指出顏家世代為唐朝恪守忠義的氣節,安祿山被氣得暴跳如雷,將顏杲卿綁在天津橋柱上,砍了他的手、腳,還割下他身上的肉生吃,顏杲卿不顧疼痛,依然痛斥安祿山的罪行不止。安祿山怒不可遏,命人鈎斷他的舌頭,顏杲卿滿嘴噴血,依舊含糊不清地罵不絕口,直至氣絕。文天祥正氣歌中「為顏常山舌」說的正是顏杲卿。

撫州刺史

顏真卿在安史之亂中能固守平原,到廣平王收復長安,唐肅宗時顏真卿為淅西節度使,阻止了淮西節度副使劉展的謀返。到唐代宗李豫時任荊南節度使,後拜尚書右丞,總領朝廷綱紀。他多番月旦重臣,以致多次被貶,在任撫州刺史時能關心民眾疾苦,注重農業生產,針對撫河正道淤塞,帶領民眾在撫河中心小島扁擔洲南建起一條石砌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並在旱季引水灌田。撫州百姓為了紀念顏真卿,將石壩命名為千金陂,並建立祠廟四時致祭。

剛烈的真卿

唐德宗李適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判變,攻陷汝州,宰相盧杞厭惡顏真卿的剛正,建議派顏真卿去傳達朝廷招撫旨意,顏真卿知道其中的險惡,但仍欣然受命對往招撫叛軍。李希烈欣賞顏真卿的剛正,多番威迫、勸說顏真卿,但顏真卿不為所動。到朝廷反勝叛軍並處死李希烈之弟李希倩時,李希烈大為憤怒,派了宦官及部將辛景臻將顏真卿縊死於龍興寺的柏樹下,終年七十有七。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有言:「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

儒家氣節,至今,尚有乎?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