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怎麼辦?

去年全球主要股市都錄得升幅,唯獨大陸和香港下跌,充分說明了香港與內地經濟已連成一氣,榮枯與共。內地經濟一天未轉好,香港都難言真正復甦。

2023年是疫情後完全復常的第一年,香港發展並不順利,從股市、樓市、外貿以至經濟增長都停滯不前!踏入2024年,香港會更好?更差?還是原地踏步?

內部政治風險減 外部環境非常不利

先看大環境。去年12月區議會選舉後,按「完善選舉辦法」進行的選舉都已完成,一套以愛國者治港訂立的新遊戲規則已全部落實,建制內全數都是「自己人」,令香港內部政治環境風險大減。然而外部環境卻是另一回事。

首先是美國針對香港的動作不斷升級。去年11月29日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以39票贊成、0票反對下修訂並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要求美國總統取消香港經貿辦特定的特權和豁免;法案將迫使香港經貿辦跟其他機構合併,或重組為非政府組織。法案一旦落實,意味着這個代表特區政府的駐美最高機構將「面目全非」、功能大減!

繼打擊經貿辦後,美國眾議院在上月14日通過2024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把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三地同視為「海外敵對勢力」(Foreign Adversary),與俄羅斯、朝鮮、古巴、伊朗和委內瑞拉同級。法案主要內容是撥款147億美元,用於美國「在太平洋的威懾和競爭計劃」、阻遏北京在區內擴張,及授權可以調查香港官員和商人是否曾干犯反人類、種族滅絕、戰爭等國際刑事罪行。

法案把香港拉落水是項莊舞劍。華府真正要在軍事上打擊的目標顯然不在香港,但把香港列為「海外敵對勢力」,可以收到向外宣示「香港一國兩制已死」的心戰效果;而打擊香港可刺痛北京,美國政客顯然是深明此道。

美國針對香港的動作不斷升級。2023年11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便要求美國總統取消香港經貿辦的特權。(Shutterstock)
美國針對香港的動作不斷升級。2023年11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便要求美國總統取消香港經貿辦的特權。(Shutterstock)

很明顯,在中美對峙加劇、地緣政治持續緊張之下,國際大環境在2024年對香港非常不利。更不利的是2024年西方國家針對香港的主戰場,將會移至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在這個戰場,特區政府很難招架!

由24 個國家組成的媒體自由聯盟(Media Freedom Coalition)在上月底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關注大陸和特區政府打壓香港新聞自由及獨立媒體,又指《港區國安法》打擊香港傳媒業,令香港傳媒加強了自我審查。

涉及本地新聞自由的「大案」,包括立場新聞案的裁決。此案的控罪不少跟新聞界日常運作和編採守則息息相關,對新聞工作有深遠影響。另一宗更矚目的是《蘋果日報》案,此案審訊期長(預計80日),美國及歐盟「高度關注」。不論最終判決如何,西方輿論矛頭對準香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批評,肯定會重創香港的國際形象;而特區政府的應對,不是以官腔重複諸如《基本法》已保障香港新聞自由、香港新聞業仍然蓬勃等就可以應付得了!中央政府希望香港可以繼續成為連繫西方的橋樑,在這些涉及價值和意識形態的爭辯中,政府如何拿出一套說法,避免陷入被動捱打的困局,將是一次對特區領導班子的嚴峻考驗。

美國和台灣選舉 港難置身事外

形勢嚴峻,還關乎兩場選舉──雖然事不關己,但香港也難以置身事外。

第一場是本月13日投票的台灣總統選舉。按「慣例」,每次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都會以香港為話題並作為「反面教材」,踩香港以「警告」台灣選民不要相信一國兩制,要支持綠營「抗中到底」!

4年前的台灣總統選舉正值香港修例風波觸發街頭暴亂,蔡英文藉香港亂局作為宣傳主題,打了一場翻身仗,從谷底反彈並爭取到大量支持者,最後連任。今年台灣總統選舉,香港媒體反應較冷淡,民進黨亦沒有特別拿香港議題做文章;但平淡之中也有暗招:綠營早前高呼台灣股市加權指數在去年11月28日報17341 點,「力壓」港股當天報17329點,是逾30年來台股指數首次高過恒指。

股指一升一跌,本來沒有什麼微言大義,但民進黨要借題發揮的是:香港靠大陸,股市表現就不濟;台灣減少依賴大陸,股市則蓬勃興旺!投票日臨近,這種以打香港作為文宣內容而喚起選民支持,相信仍是民進黨競選策略的其中一招。

每次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都會以香港為話題並作為「反面教材」,這次也不例外。(亞新社)
每次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都會以香港為話題並作為「反面教材」,這次也不例外。(亞新社)

另一場是美國總統大選,今年11月5日投票。香港議題的分量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可謂微不足道;然而隨着中美對峙不斷升溫,香港也成了被美國「修理」的目標。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7月簽署《香港自治法案》,宣布移除美國對港的特殊待遇。他並表示,「在我看來,香港再也不能跟其他自由市場競爭了」。同年8月特朗普接受訪問時說得更激、更誇張,他說已收回給香港的巨額優惠,而「香港失去這些優惠且在中國管治下,將永遠不會成功」。

拜登上場後,批評香港的言論大為收斂,然而政策上卻並無後退,基本上是延續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對港政策。現在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候選人是誰仍未明朗,但可肯定的是,競選辯論時攻擊大陸和香港應該是「指定動作」。

以上種種,都是對香港不利的國際大氣候。除了影響香港形象,也會影響外資來港的信心,它們擔心觸碰到美國設下對華、對港投資的紅線,也顧慮一旦中美對峙再升級,可能陷入地緣政治的糾紛漩渦。由於形勢不利,香港在今年的國際活動空間難寄望在美國、歐洲;全力開拓亞洲、中東等地區的市場,應成為香港長遠之計。

23條立法 須平衡國安與公民權利

涉及新聞自由和公民權利的爭議,還會因本地《基本法》第23條立法而升溫。行政長官已公開宣布,今年將完成第23條立法,這是特區政府「無可推卸」的責任。而由於內容敏感,引起爭拗肯定無可避免。

2003年董建華政府就23條立法到最後階段做了頗大幅修訂,其中跟新聞自由有關的如「管有煽動性刊物」,由於輿論紛紛提出質疑,特區政府決定將其刪除;而為保障新聞自由及資訊流通,有關未經授權才能公開的受保護資料,政府將之局限在黑客、竊取和行賄等少數以犯法所得的資料。

經修訂後,當年的23條草案已放寬了不少規限,然而仍未能通過。20年後重新立法,政府官員已表明不會沿用或參考2003年版本,原因應該是今時今日的國安立法必會傾向從嚴而非從寬,2003年版本已不合時宜;而且立法會內已無反對派,法案「順利通過」並無懸念!但立法會內雖無阻力,本地應仍有若干聲音包括來自傳媒界、法律界、學者等,他們對公民自由都有所執着;當然還有國際輿論、人權組織等的「密切關注」,特區政府都要一一回應他們的疑慮。除非香港完全放棄國際城市的身份,否則在國安和公民權利之間必須保持合理平衡,切勿在「一左二窄」思維中不斷為條例草案「加辣」。

美歐對港的敵對態度、香港要為23條立法,都是今年的政治深水區,風險處處。可以預見,今年政治環境絕不平靜,也不利香港平穩發展。政局難安,經濟又如何?

政府官員已表明,今時今日的國安立法必會傾向從嚴而非從寬。(亞新社)
政府官員已表明,今時今日的國安立法必會傾向從嚴而非從寬。(亞新社)

本地經濟不易有起色 唯一可恃乃庫房儲備

去年全球主要股市都錄得升幅,唯獨大陸和香港下跌,充分說明了香港與內地經濟已連成一氣,榮枯與共。內地經濟一天未轉好,香港都難言真正復甦。剛過去的聖誕、新年長假,港人蜂擁北上消費的數目遠多於南下來港人數,也反映出內地、香港融合的調整,香港將要經歷一段痛苦的轉型期。

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之一,是區內各城市高度融合,成為一體化市場。這個過程中,區內各城市的生產要素如人(工資)、貨(關稅)和資本(利率及匯價)都應逐步走向一致。但現實卻是,大灣區內香港跟大陸的關口仍未完全開通,工資、租金、地價、稅制等仍有一段差距。整體而言,是內地生產成本較低,價格自然較香港便宜;加上港人北上方便(交通改善,又享出入境自由),惟南下仍有諸多限制,形成往來人數的不對等。港人大批北上消費是典型「套戥行為」,這是人之常情,但卻對本港消費零售行業造成沉重打擊。解決之道是盡量放鬆管制,令更多內地人可以來港。

我們的經濟轉型未見成果,經濟融合又未完成(價格差尚待調整),本地經濟不容易有起色。唯一可恃的是,庫房儲備仍有6000、7000億元,家底厚,撐幾年應該是沒問題的。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