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內銀及龍頭企業紛降級
周三(6日)穆迪再宣布對中國26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降至「負面」展望,並列入降級觀察名單,因為這些平台的直接或間接負債較高,經濟前景不夠理想,故須降級有待觀察。以上平台分屬山東、河南、湖南、廣西、四川數省,及個別直轄市如重慶。但各項評級暫時維持不變。
8間內地大型銀行展望被調低至「負面」,其中5間為港人熟悉的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3間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另有4間國企被降級觀察,財政穩健的科技龍頭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也遭池魚之災。
穆迪的論調是,大企業盡管自身財政實力穩健,帳面數靚,但其信貸素質定會受累於國家主權評級而被降。
說好中國故事,還須中國人自己來做
雖然穆迪維持中國A1評級不變,但卻不看好中國未來發展,並預計中國2026年至2030年經濟平均增長僅3.8%,更因少子化、老齡化等人口結構性因素,預判2030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會再降至3.5%左右的水平。
面對多項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財政部在網站回應「感到失望」,認為穆迪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財政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外交部回應指中國經濟發展仍在正軌,對於實現長期穩定發展有心有力。內媒引述專家批評穆迪的報告偏頗,不了解中國國情及經濟運作,未有考慮中國當局近期支持樓市的政策,對內房債拖累經濟存在誤判。對於地方債務問題,財政部指,顯性債低於國際6%水平,而隱性債務規模逐步下降,加上防範及解除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制度體系已逐步建立並完善化,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無序舉債的亂象逐步理順,相信風險可得以紓緩。
財政部又表示,2023是中國經濟疫後由衝擊中逐漸恢復過來的第一年,面對世界經濟不穩、地緣政治風波、國內多重變動因素交織帶來的下行壓力,首3季經濟按年增長5.2%,而地區債是結構性並在可控制範圍內。近期來自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的預測都顯示,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基本步調沒變,仍將是全球經濟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上稱讚中國財政部的回應「克制」,始終國家不能指望一家美國評級公司想方設法向世界輸送對中國的信心。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還須中國人自己來做。
港首度失去「穩定」評級展望
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信貸評級展望先後被穆迪下調為「負面」。盡管穆迪確認港澳兩地評級均為「Aa3」長期發行人信貸評級,屬於第四高級別,表示違約的信用風險非常低。
這是香港自2020年1月以來首次失去「穩定」的評級展望。據法新社報道,穆迪解釋調低本港評級展望乃因中港兩地經濟及信用狀況緊密相連,這個負評反映了穆迪的立場,判定香港與內地在政經、金融及制度各方面都緊密聯繫,故風險也共同承擔。
特區政府已回應不認同以上判斷,因為香港與祖國聯通乃優勢而非劣勢,不應成為降級因素。兩地不斷深化和擴大的經濟和金融聯繫,加上內地不斷推進雙向對外開放步伐,在創新科技、數字經濟、綠色金融高速發展,都將帶來龐大的商機,成為支撐香港長遠經濟發展的正面推動力。
不過,穆迪仍看好港府債務低、外匯及財政儲備可觀、聯匯制度帶來的穩定性,有助緩衝突如其來的重大衝擊。並預料香港今年經濟增長3.5%,經濟復蘇後,2022年財政赤字佔GDP約6.6%的小高峰,將回落至今年約4%。
當全球經濟面對多重不確定性的複雜挑戰,包括地緣政治、銀行規管、大裁員潮時,內地經濟在2023年首三季的實質增長仍達5.2%,將於港澳兩地特區政府都是強有力的支持。香港深信在「一國兩制」及國安法制度下,仍將維持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核心優勢,高度自治,並繼續完善的司法、通訊、創科、物流、仲裁、國際人才各方面優勢。
其實香港也不乏好消息,內地電動車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今日和特區政府在科學園設研發中心簽合作備忘,準備在港設立國際總部。寧德時代2011 年於內地成立,2018 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連續6年全球第一,全球每3架電動車,就有 1架用寧德時代,是全球唯一市佔率逾30% 的電動車電池供應商,落戶香港勢將進一步推動本港新型工業化及新能源產業發展。早前15 間英國初創企業來港考察,亦對本港監管制度超前倫敦表示讚賞,足見香港的金融及司法制度對海內外企業仍深具吸引力,我們必須加把勁,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態,配合國家的前進步伐發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