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使人受用終身,但還有不少人未明白它的價值。當一個人的眼界變得開闊,又對特定領域有深入見解,他的多角度思維和批判思維也就水到渠成。這就是博雅教育造就獨立人格的過程。
早前應一間教育機構之邀,作了一場關於博雅教育的講座,謹節錄與讀者分享:
 
各位也許知道,醫學、法律等在本港大學最受歡迎的專業科目,在美國要等到本科畢業後的第二個學位才修讀,而本科階段則實行更廣闊、更靈活的博雅教育。 西方博雅教育的淵源可上溯到古希臘的「七藝」,中國的儒家也提出了「六藝」,但近代美國博雅教育的歷史,就要從下面這位人物說起。大家認不認得出畫中人是誰呢?
 
 
不錯,他就是有「美利堅第一人」之稱的開國元勳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也是北美博雅教育的先驅。大家猜猜富蘭克林是哪間大學畢業的?答案是他沒有讀過大學。其實他只讀過兩年書,然後靠自學成才,但他很明白國家(當時是殖民地)的未來離不開高等教育。於是他在1749年寫了一份《賓夕凡尼亞教育大綱》(Proposals Relating to the Education of Youth in Pensilvania)——這裏沒有串錯字:Pennsylvania 在18世紀的拼法是不同的。
 
富蘭克林是個通才,除了是政治家和外交家,還是個科學家、發明家,而《賓夕凡尼亞教育大綱》也體現了這種「通識」的精神,不主張狹窄的職業訓練。富蘭克林提倡,由最實用(most useful)到最最華麗(most ornamental)的學問都要廣習,包括算術、幾何、天文、歷史、倫理學等等。(稍後我會談到為何「最華麗」的學問往往是最堪大用的。)這一切的宗旨,是要培養「思維的美善」(benignity of mind)和「真正的優雅」(true merit)。富蘭克林後來根據這份大綱成立了一所學府,那就是今日八間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自由選課與分布要求

 
發展到現在,美國博雅教育的面貌又是怎樣呢?以普林斯頓大學為例,本科生要讀30多個課程(courses),其中主修科目(major)的要求只佔八個,即約1/4。當然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多讀一些主修科目的課程,但也有不少其他「分布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每位本科生都要讀一個寫作班、一門外語、一科知識論、一科倫理學、一科歷史、兩科文藝、兩科數理、兩科自然科學(其中一科要有實驗)、兩科社會學。(上述各項都不是指特定、單一的課程,而是可在該範疇內的眾多課程之中自由選擇。)此外——這是普林斯頓獨有的——每位本科生都要在三年級和四年級各寫一份獨立研究論文。
 
我們可留意到,這個課程在選課方面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同時也有不少硬性要求。讓我們回顧一下博雅教育這些元素的歷史。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哈佛大學校長 Charles Eliot 是美國博雅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信「自由孕育多元」(spontaneous diversity of choice),故大刀闊斧地削減本科教育中的必修課程,鼓勵學生自我探索。
 
至於硬性要求,則不得不提20世紀初美國人對移民潮的「反動」心態(此詞無貶義)。當時一些學者擔心外來文化沖淡美國傳統生活方式,於是首先在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所有本科生都要讀的核心課程,以提供一個共同的文化坐標。不久,芝加哥大學也開展了著名了 “Great Books” 課程,使所有本科生都研習統一的西方文明經典。但經過近百年的演變和擴充,今天各間美國大學的硬性要求則多以知識領域(epistemic areas)來劃分。
 

教育理念的對立與統一

 
接下來,讓我們仔細想想博雅教育哲學的結構。我腦中的圖畫是這樣的:
 
 
首先,正如剛才提到,博雅教育既有自由選課,亦有硬性要求。兩者看似抵觸,其實不盡然。一方面,我同意 Charles Eliot 的觀點,即當學生可自由選課,他們往往會主動探索不同的領域。另一方面,硬性的分布要求可協助學生接觸不同科目,發現新的興趣,繼而進一步學習。如果把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的理論移植到學校層面,我們可以說:分布要求減少了學生的「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卻可能增加了他們的「積極自由」(positive liberty)。綜上所述,自由選課和分布要求都可令學生有更廣闊的涉獵。
 
博雅教育着重廣度,而主修科目只佔本科課程的四分之一,會否因此而犧牲了深度呢?我認為這個矛盾也是可以調和的。有位經濟學家——我知道(同場另一講者)孫柏文對他很有「感情」——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說,要成為經濟學大師,則在數學、歷史、政治、哲學等領域都要有成「家」的水平。另一邊廂,海耶克(F. A. Hayek)年輕時對經濟學鑽研很深,這亦提高了他對法學、心理學、政治哲學等問題的理解,結果他成為集社會學科之大成的一代宗師。由此可見,學問的廣度和深度是相輔相成的。
 
廣度、深度並重的效果,就是促成每位學生的個性。此話何解?有兩重意義。第一,在數學上,nCk 大於 nC1(當 k 介乎1和 n 之間),也就是說當每位學生選修多個領域,總共可能的組合變得愈加多元,每個人自然更為獨特。第二,當一個人的眼界變得開闊,又對特定領域有深入見解,他的多角度思維和批判思維也就水到渠成。這就是博雅教育造就獨立人格的過程。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但或許大家更關心的話題是:博雅教育不集中於職業訓練,那麼畢業生能否找到工作、養家糊口?
 
我沒有見過 Steve Jobs,但他曾說:“It’s in Apple’s DNA that 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that it’s technology married with liberal arts, married with the humanities, that yields us the result that makes our hearts sing.” 在複雜的現代知識型經濟,文科和理科的各種知識往往千縱萬錯,交織出創新的事業。這也是為什麼74% 美國僱主都認為,良好的博雅教育是為今天的世界作準備的最佳基礎。
 
還有一項研究顯示,雖然博雅教育畢業生的平均入職年薪比專科畢業生低5,000美元,但隨着在職場向上流動,前者在人生最高職位的平均年薪反而比後者高2,000元。這是因為博雅教育把人的修為從「術」提升到「道」的層次,它培養的多元視野、獨立思維和靈活變通,都是頂級工作最關鍵的能力。 
 
哈佛大學校長 Drew Faust 說得好:“At its best, college does more than prepare you for your first job.  It helps you anticipate, and perhaps even create, your fourth or fifth job, a job that may not even exist yet.” 博雅教育使人受用終身,但還有不少人未明白它的價值。我很希望看到世上更多地方也推動博雅教育。
 
(封面圖片:Pixabay / CC0;插圖:作者提供)

盧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