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火鍋文化漫談

我素來喜吃火鍋,對火鍋可謂情有獨鍾。火鍋不拒葷腥,不辨寒素,兼容並包,來者不拒,這是中華文化包容大度,和而不同的精神。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火鍋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靈魂。

火鍋煮食 古已有之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咕咚」之聲而得名。火鍋煮食,古已有之。

商周之季,有一種名為「鼎」的炊具,古人在從事祭祀或舉行慶典之時,就要「鐘鳴鼎食」,將牛、羊肉等食材一律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先置於簋,再切小分食,此乃火鍋的雛形。據《周禮•天官》注,以大鍋煮魚肉,既熟,分盛於鼎,「齊多少之量」,則鼎有量的功用。鼎其實就是一具保溫鍋。上有兩耳,便於提挈;下有三足,一則可以增加高度,人們席地而坐以就食時,不致俯仰為勞;二則能讓三足之間可置炭火,使鼎中羹湯不致冷卻。在秦漢之世,人們將雞肉、豬肉等放在沸水中略煮一下,稱為「濯」,馬王堆漢墓遣策上即有「濯雞」與「濯豚」等文字記載。

所謂「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其目的是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其飲食原理,如同今之鴛鴦火鍋。(Shutterstock)
所謂「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其目的是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其飲食原理,如同今之鴛鴦火鍋。(Shutterstock)

西漢時期,江都王劉非發明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鴛鴦鍋,時人稱為「分格鼎」。所謂「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其目的是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其飲食原理,如同今之鴛鴦火鍋,方便有酸、辣、麻、鹹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鼎分5格,中間圓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將豬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一類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內,俾能吃到5種不同風味的火鍋。此人還發明了一套名為「染爐」的東西。所謂「染爐」,實際上是一套器具,分為「染器」與爐。染器中盛裝的,就是今人所謂蘸料,必須用爐子加熱一番方能食用。到了魏晉時期,古代火鍋的品種日益繁多,最著名者,乃是一種名為「五熟釜」的五宮格火鍋,根據《三國志•魏書》記載,「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就是說魏文帝曹丕還是世子的時候,就曾把火鍋賜予相國鐘繇。唐宋以後,火鍋從皇室貴族飛入尋常百姓家。據《清稗類鈔》記載:「廣州冬日,酒樓有邊爐之設,以創自邊某,故曰邊爐,宜於小酌。」指始創這吃法是姓邊者,故稱「邊爐」。故粵人將吃火鍋稱為「打邊爐」。

朋友們圍爐而食,各自挑選自己愛吃的食物,可謂其樂融融。(Shutterstock)
朋友們圍爐而食,各自挑選自己愛吃的食物,可謂其樂融融。(Shutterstock)

不拒葷腥 兼容並包

我素來喜吃火鍋,對火鍋可謂情有獨鍾。火鍋不拒葷腥,不辨寒素,兼容並包,來者不拒,這是中華文化包容大度,和而不同的精神,幾十種不同的食材在鍋中翻騰,和平共處,真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朋友們圍爐而食,各自挑選自己愛吃的食物,可謂其樂融融。

南宋淳佑年間 (1241-1252年)。福建泉州人林洪所作《山家清供》一書記載,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訪隱士止止師。止止師居於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當林洪將到山峰之際,天降大雪,抓住一隻野兔,因為沒有厨師,遂問止止師會不會烤兔肉。止止師答曰:「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 ,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及隨宜各以汁供。」林洪照辦,將熱湯中的肉片反覆翻騰,肉片的色澤宛如雲霞,遂將涮兔肉命名為「撥霞供」,並作詩云:「浪湧晴江雪,風翻照晚霞。」在大雪紛飛的山峰與知己圍爐而食,談笑風生,別有一番風味,讀來令人神往。我十分享受和朋友一起吃火鍋的感覺,曾經寫過一首《七絕•與友人吃火鍋》:

勝友相逢暢敍多,

消融百味小爐鍋。

牛羊細嚼添佳釀,

玉箸紛紛笑語和。

老子嘗言:「五味令人口爽」(指各種美味吃得多了,味覺會喪失)。《淮南子•精神訓》亦言:「五味亂口,使口爽傷。」爽,在此意為損傷、敗壞。現代人生活在一個人造的世界,往往吃很多用味精或濃味醬汁烹調的食物,反而逐漸喪失了欣賞新鮮食物的味覺。

椰子雞湯不但清甜可口,香氣四溢,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Shutterstock)
椰子雞湯不但清甜可口,香氣四溢,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Shutterstock)

我愛火鍋,因愛其原汁原味,既能享用新鮮食材,又能喝到鍋中濃湯。用椰子雞湯做湯底是個不錯的選擇。椰子雞湯不但清甜可口,香氣四溢,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椰肉味甘,性平,有補益脾胃、殺蟲消疳之效;椰汁味甘,性溫,有生津、利水之能。椰子還含有大量鎂、鉀等礦物質成分,用來和雞肉熬湯食用,有助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之症,以收利尿消腫之功。在廣東、海南等溼熱之地,椰子雞湯乃是一道馳名的解暑生津的佳餚。

作者簡介:

馮天樂,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文學、語言及文化文學碩士(優異)、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顧問、海濱文化導賞會榮譽顧問、中國文化研究院「燦爛的中國文明」專題作者、香港電台節目《講東講西》客席主持、《協進之聲》編委。馮博士曾主持香港電台節目《中國點點點:閱讀中國》、新城電台節目《大中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