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民造星》給予小學前景的啟示

將教育界處境和過往作比較,似乎更為艱難,但前景我們必須領略這些年輕人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從待人處事上、專業上再提升自己,以及面對困境時下定決心和保持鬥心,堅持到底。

踏入11月,小一自行分配階段結果即將公布。在近年不斷學童人數不斷減少底下,究竟小學的前景會怎麼樣?

回顧20年前的景況

在此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大概20年前的景況。當年也是縮班潮的高峰,除了03年有非典型肺炎,經濟也進入調整期,學童人口開始出現持續減少,同時還有多項教育改革措施推出,加上亦有數宗學童自殺,整個香港教育界彌漫着一股暗淡的氣氛。對比今天的香港,情況有點類似,但又有不少不同之處。

如看回20多年前,當年教育局針對有關縮班及殺校情況,約見辦學團體,並且推出俗稱「肥雞餐」的提早退休計劃, 以及分攤教席等措拖來舒緩學童人口減少的情況,後來由於跨境學童增加,經濟環境改善,學界亦適應教育改革步伐,情況漸漸穩定下來。

時移世易,今時今日的經濟受到大環境等外圍因素影響,本地經濟處於相對被動位置。而從局長多次發言所見,主要提到學額供求需要穩定,即是學校學生人數不能太少以致影響學生活動及學習,如果學校學生人數減少,將建議採取合併或停辦的方案。

由於近日多了時間與家人相處,晚飯時女兒很喜歡看一個電視節目《全民造星》,我本來也沒什麼興趣,但後來我發現節目很有教育意義。(Wikimedia Commons)
由於近日多了時間與家人相處,晚飯時女兒很喜歡看一個電視節目《全民造星》,我本來也沒什麼興趣,但後來我發現節目很有教育意義。(Wikimedia Commons)

如何應對現下人手短缺的問題

大家也應留意到,早前醫護亦有人手短缺的問題,當局隨即提出加強培訓,以及海外招募等措拖回應。教育界也面對類似的情況,在九月初時不少學校都未能聘請足夠合資格的教職員,但同時我們未見當局有提及增加或引入教師之舉,可能當局預期近1、2年的學童人數仍會持續下跌,學校合併和停辦將會持續出現,直至市場供求轉趨穩定為止。

那有學校又如何掙扎求存呢?回想筆者當年入行正值殺校潮,感受良多,但在這裏希望大家可以從一個電視節目中得到鼓勵和啟示。由於近日多了時間與家人相處,晚飯時女兒很喜歡看一個電視節目《全民造星》,我本來也沒什麼興趣,但後來我發現節目很有教育意義,於是一看便看了3個季度。 節目中有3點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1點是做人處事及責任感。一班年輕人參加比賽,有不少都未有做好準備,經濟遲到,於是監製直斥其非,有時要他們承擔責任,不讓他們演出,並且製造危機,需要隊友互相配合和搭救,方能晉級或不被淘汰。有些參賽者在準備團體表演時可能因為個人缺席或遲到排練,影響到其他隊友,節目製作方讓他們十分坦誠地向對方直接提出批評和建議,從而令彼此知道問題所在,最後結果如何,他們都成為了好朋友,繼續支持和同行。

第2點是專業。比賽中有不少表演的機會,有時是個人,有時是團體賽, 有時候會被直接淘汰。每一次如何構思、準備、綵排、改良,以及如何令自己的特質能夠有足夠機會顯露又恰到好處,實在不易。表演過後,面對評判的意見,重新反思自己的表現是否尚有不足之處。因此,在節目繼續推進時真的發現不少參加者都有長足的進步,這是令人看得投入的原因。

第3點是鬥心和決心。比賽有不少訪問環節,很多人在最初只是帶着一試無妨的心態去玩玩,自己的想法和目標也不大清楚,但是經過導師指點及聽取過大家的意見後,在後段不少參賽者的堅定眼神和自信可說充分流露。過程中也看見不少汗水和淚水,很多場面是導師和參賽者抱頭大哭,淚流滿面。在這種充滿競爭性又彼此勉勵的情況底下,反倒令每一個人能夠有力量嘗試更多,走得更遠。

說回教育界,將處境和過往作比較,似乎更為艱難,但前景我們必須領略這些年輕人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從待人處事上、專業上再提升自己,以及面對困境時下定決心和保持鬥心,堅持到底。到最後,是誰勝出或留下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少,整個樂壇也因為一班年輕人而再次活躍起來,我們也可以,各位教育工作者們加油啊!

陳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