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接到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寄來學校的一本贈書:《美荷樓記——屋邨歲月,鄰里之情》,暑假期間閱覽之後發覺這本小品是香港歷史的印記,勾起自己不少童年的回憶,值得推薦。之後,我選了它為我校家教會讀書會的第一本書。20多名委員看過之後都一致讚好,因為書裏的10多個故事都能引起共鳴。
重現第一批公屋
1953年那聖誕夜,石峽尾的寮屋區發生大火,一夜之間,烈火把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寮屋木屋吞噬。大火之後可說是滿目瘡痍,5萬多名災民痛失家園;政府和社會各界都緊急救災。石峽尾可說是浴火重生,政府首先是興建兩層樓高的臨時安置所「包寧平房」,之後是大量興建六層或七層高 H 型的徙置區;前後經歷數年,共建了幾十座多大廈,也是香港第一批公共房屋。1945年至今年剛好60年歷史。這批舊式的徙置區在1976年開始改建清拆,重建成石硤尾邨。最後保留了昔日的41座,又稱美荷樓。及後由香港青年旅會協會負責活化,將大廈改建成青年旅舍,和公屋博物館生活館,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刻苦中體現獅子山下精神
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1949年後大量的內地移民湧入香港。那些年,香港的普羅大眾是非常貧窮的。新來港的內地人本來只是過客的心態,但因為石硤尾的大火,香港政府不得不進行安置,也因如此,數以十萬計的內地移民才決定在香港落地生根。六、七十年代香港開始穩定下來,八、九十年代經濟起飛,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及後更成為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回歸之前,香港是東方之珠,亮麗耀目。一個小小的漁村成為國際的大都會,是克勤克儉的香港人奮鬥的成果,是每一個香港人的驕傲;是獅子山下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
筆者生於1960年代,一家四口住在葵涌一個百餘尺的廉租屋單位裏,雖然沒有獨立的房間,但有一張碌架床,我和哥哥睡上架,父親母親睡下架,房間雖狹小,但樂也融融。這種被洋人稱作「白鴿籠」的單位有獨立的廚房和廁所,已算不錯。另外電視機、雪櫃、洗衣機等傢俬電器均無所缺,到後期更有冷氣機,對香港的一般市民,也算是達標了。
閱讀《美荷樓記》感慨良多。舊式徙置區可說是貧民區,地方狹小,環境擠迫,衞生惡劣,要共用廁所和浴室。小朋友根本沒有活動和遊樂的空間,走廊算是小朋友的玩樂之地,在那裏捉迷藏、跳飛機、跳梯級就可以令孩子們樂透一天。有些學童也只可以在天台學校上課讀書,日灑雨淋。這個年代的孩子的父母都要為口奔馳,兄弟姊妹人數眾多,要温飽也不容易。所以孩子要學會逆境自強,要潔身自愛,免誤入歧途,要努力讀書,力爭上游。
在石硤尾徙置區長大的兒童至今已是五、六十歲的人士了,當中不乏社會的精英和各行各業的翹楚,如大學教授黃寶財、資深大律師陳志海、國際級大導演吳宇森,著名導演羅啟銳:「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千金難買少年窮,我們那一代人出身草根階層,不以為恥。做人也不應怨天尤人,怨社會怨政府。香港新一代正是缺乏獅子山下的奮發精神,香港的奇蹟得以繼續,實有賴下一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