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到啟迪對人的發展的重要影響。但又提到,啟迪往往不是刻意的,不是故意安排可以達致的。這對於幼兒和少年來說,尤其重要。他們的思路,往往不是我們可以預料到的。不像種植,「種瓜」就能生出「瓜」。
這就引起了一個大問題:幼兒、少年,或者廣義地所有的學生,不都是在成人設下的框架下學習嗎?我們不都是在「種瓜」嗎?換個角度看,下一代,不都是需要我們的照顧、扶持和引導嗎?這裏面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成人對於下一代的成長,到底扮演怎樣的角色?或者說,如何介入?
一個極端:成人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怎樣看?我們常說,幼兒的許多知識是「習得」的,也就是不經過系統的學習而得到的;或者說,不是經過我們設計的學習規程而產生的。例如嬰兒,三四個月就學會眼對眼注視人,那是不需要任何成年人的介入。但是完全的讓孩子自由成長,是不可能的。這也許是常識。不過細細想一想,裏面有許多複雜的元素。
走路。幼兒學步,即使沒有成人的輔助,始終會學會的。但是父母往往想嬰兒早點走路,因此想出種種辦法「催谷」。以往常常看到「學行車」,內地叫「學步車」。到底「學行車」怎樣使嬰兒加快學會走步?想不通!會不會讓嬰兒的腿部肌肉發展不正常?不知道。反正近年在香港已經不多見,不見得嬰兒學會走路就慢了遲了。嬰兒學會走路,卻是必然的,「學行車」的介入,其實是不必要的,純粹是滿足成人的假想期望。
成人介入 在所難免
說話,學會說話,也往往是習得的。「聽」是第一步,無需「教導」,無需成人介入。「發音」是第二步,也是自然而然的,是生活的需要。「模仿」,牙牙學語,是第三步。做父母的,往往希望嬰兒盡早學會說話;於是不斷要嬰兒模仿。模仿,幾乎是人類學習的必經階段。這樣的介入,也許是有利無弊。但是,嬰兒真正會說話,有遲有早,卻不是成人的意願可以規劃的,也不是一般的訓練可以達到的。最極端的例子,有孩子7歲才說話;但是兩歲孩子還不說話的多得很,成人的介入,不一定有效。
但是孩子說話說得好不好,卻與家庭的語言環境息息相關。家長與孩子交流頻繁的,孩子說話的機會多,「功多藝熟」,孩子說話就流利。家長說話比較文明的,孩子自然說出話來也文明;家長說話若是習慣粗俗的,孩子說話也會流露出粗俗的痕跡。社會學家Basil Berstein的理論,就是基於研究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他們都說英語,但是含有的code(且譯為語言符號)會很不一樣;與學校慣用的語言符號是否吻合,很大程度決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這些影響,作為家長,往往是不會覺察到的。也即是說,沒有刻意的介入,卻無意地影響着孩子。
香港家長,尤其是有文化的家長,很關心孩子的第二語言。有些家長為了孩子及早學會英語,就與孩子說英語。這樣的介入,當然是有效的,需要擔心的不是孩子的英語,而是孩子喪失了雙語的能力。有些家長很有設計,父親講英語,母親講粵語,從而培養孩子雙語;用心良苦,其實卻不必要──只要成人任何時候都不會兩語混雜,孩子不會弄亂。孩子學習多種語言的能力是非常強的,能夠在腦子裏整齊地形成兩個語言系統。可見,一些對於孩子學習的基本知識,對於成人如何介入,非常重要。
如何介入 需要講究
筆者當初入行,1970年代,教育當局規定三年級以前不准教授第二語言(主要是英語)。當時的理論,過早引入第二語言,會干擾孩子的母語學習。現在腦科學的發現,證明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可見,也可以有全球性的無知,也許只是想當然,卻犧牲了一代人的外語介入機會。
學習語言最難的一步,是文字。文字是人為的符號,沒有系統的設計,不大可能孩子主動學得,這就要靠學校的系統教學。外國的拼音文字,比較容易,學了字母,學習讀音規則(phonics),就能與口語連接。中文則比較複雜:又有認字、閱讀、寫字、作文幾個梯級。很多家長買來中文字卡,讓孩子認單字;認名詞大致可行;非名詞的字彙,就非要在運用之中學習才有效,學單字效果極微。(內地流行學英文單字,也有類似的毛病。)不明白這些規律,成人胡亂介入,其實或則無效,或則添亂。
中國文字的書寫,往往是學生害怕的一個難關。家父在1920年代,讀私塾,4歲就開始寫字。許多人一定認為小肌肉還不發達,不適宜握筆寫字。那時候,是早期介入,沒有身體適應不適應的考慮。目的就是盡早進入正軌教育──「讀書」──的狀態。當年的「讀書」,是「功名」的話語,與今天的「學習」──增長知識,關係不大。當年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成人介入,在今天就要有許多其他的考慮。
數學,若是沒有成人的介入,孩子就不可能靠自己的智慧習得。數學,也是靠人類造出來的符號;但是與文字不一樣,能夠用具體的現實來說明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不過,在華人社會,盡早介入數學學習的情形好像不普遍。是否也是科舉與私塾的遺風,那時候的「讀書」,是不包括數學的。
盡早介入 提防為害
上面說的盡早介入,其實是在華人社會嬰幼兒時期成人介入的基本信念。筆者曾經不遺餘力批判「不要輸在起跑線」的不科學口號,不過以此為口號的場合,此起彼伏。其根本,是把爭取早起步,甚至偷步,作為教育下一代的「高招」。為什麼要早起步?為什麼要偷步?就是為了下一個階段,入學。嬰幼兒,是為了進「好的」幼稚園;進一步為了進「好的」小學。
為入學做準備,在我們的社會,成為嬰幼兒時期成人介入孩子學習的社會共識。因此所注意的,就是未來入學所需要的,基本是為了銜接學校裏的正軌學習,也就是為了「讀書」。
筆者認為這是把嬰幼兒時期的學習,縮窄到「讀書」,而忽略了這個時期其他更寬闊的人生準備。實際上,不論是進了幼兒園,還是進了小學,學生遇到的,還有許多社會性的挑戰。經常遇到的,例如:如何對待同學?如何對待人家的評價?如何對待輸贏成敗?怎樣才是誠實?如何對待老師?如何對待父母?如何對待老人?如何尊重別人?如何減少浪費?如何學會自理?如何負起責任?如何維護環境?如何愛護自然界?等等。這些,不管孩子將來成為什麼,都非常重要。有些家長不在意這些,而且因為要盡早爭贏,不經意地鼓勵了孩子只顧自己,不忌侵佔破壞,習慣於輸打贏要……甚至為了維護自己的孩子而不惜強詞奪理。
最後說了這些負面的現象,不在於批評抱怨,而是說,第一、為孩子做準備,不能只看讀書,也要準備他們的品格;第二、品格的養成,不是靠刻意的介入,而是家庭的氛圍與家長的楷模;第三、要防止急功近利的介入,反而為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