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讓所有學生都找到學習的意義──香港小學教育的課程發展路向 2〉
繼本系列先前兩篇文章分別分析了香港教育局2022年《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指引》)的兩個主要方向:「創造空間」及「立德樹人」,本文是剖析其最後一個方向:「學生學習為中心」作為總結。未來的教育當然非以教師為中心,重點如非以學生為中心,則我們對學生學習的中心是否能有真正的共識呢?
我們可以就《指引》三大方向下的七大重點中的「加強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強化STEAM教育、媒體和資訊素養」及「加強跨課程學習和閱讀」去理解。《指引》提出此三項重點,主要是回應「全面發展共通能力和探究思維,獨立和主動學習」、「培養廣泛閱讀的興趣和主動閱讀的習慣,以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運用資訊及資訊科技」和「具備連貫八個學習領域的知識基礎和視野,為個人成長和發展作好準備」3個學習宗旨。
要打破集體生產模式的教育限制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的最大限制就是以一個集體生產的方式為設計模型,按班別為共同學習的單位,按年級及學科編排一致的課程,最後以學校及系統層面的紙筆評估,規範及鑑定產出的結果。然而,非常矛盾的是,不管所處情境如何一致,每個學生的個人性分、學習的前設條件,甚至當刻的主觀認知及情意狀態都不一樣,學習經歷往往變得千差萬別,不一定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加上以統一教科書內容為主的套裝學科知識去教授,更不利於學生對真實世界的知識作通盤的理解,難以把知識融會貫通,甚至加以應用去解決現實問題。
要「連貫學習領域」、「廣泛閱讀」及「發展共通能力、探究思維、獨立和主動學習」,很明顯是需要專注培養學生綜合及應用知識的能力。我認為未來小學課程如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那中心就應該是綜合及應用能力。
自主閱讀才是教育的本位
事實上,決定學生吸收及掌握知識的水平,牽涉到兩個核心因素:一個是知識的廣度(量),另一個是深度(質)。從量的角度看,以語文教學為例,單靠教科書中一年十多20篇課文教學,可以讓學生識得多少字詞?更遑論從中可以透過文字領悟得多少人情物理。從質的角度看,理解知識的深度取決於學生對課題是否有整全,還是只有片面的了解。
建構整全及深刻的知識,就如用絲線去編織一個嚴密的網,需要去將每一個結點聯繫起來,才能有意義地一步步建構。碎裂而又無關連的知識不具意義,學生難以應用,記憶掌握亦不會恆久。很明顯,《指引》提出:跨課程學習(包括跨課程閱讀及STEAM)的意義,就是要為學生編織這個知識的網,讓不同學科範疇的知識聯繫起來。我可以斷言,要突破現有教育的深廣度限制,非大力進行跨課程學習不可!
筆者早在10年前,已嘗試在學校與老師一起,就着不同學科的相近主題,把中文、英文、常識及藝文等學科內容串連起來,並引入大量核心及延伸性的閱讀文本,取代不少原有的教科書文本。盡量把書本的知識融入整全的故事或議題情境脈絡,這種學科內容的有機結合令學習變得更立體、更具生活的意義。(該校具體的跨科閱讀課程內容可參閱黃顯華〈以跨學科閱讀課程及親子讀書會進行閱讀革命〉一文)。
然而,跨課程閱讀只應是一個開始點、老師為學生鋪陳知識的小平台。當教科書的框框被打破,當學習的源頭不再被教師的教學及學校的考試所壟斷,當學生嘗到不為分數、無拘無束自由閱讀的滋味,由學生主動建構、繁花似錦的知識世界,才真正豁然開朗,呈現眼前,那時我們的教育才會是另一種境界!
必須在真實世界才能應用知識
再進一步分析,以上能廣泛及有深度的閱讀,仍只是一個學習的中途站,因為「知識從來不是因累積而獲得的」,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這句話的確如暮鼓晨鐘,敲破了我們許多人既有的認識與想像。人成年後就最能體會到能用到的學校知識不會多於千萬分之一;學生們為考試而日夜煎熬、死記硬背的知識,試後就必然會煙消雲散。沒有應用或驗證過的知識,不管你在腦海裏累積了多少,都永不屬於你。知識只有在發明及再發明中才會出現,唯有透過在這個世間的人們,與世界、與他人一起進行無盡的、徹底的、不斷的、充滿希望的實踐與探究,學生才真能夠擁有可以恆久應用的知識。
為了堅持盡量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獲取知識,筆者許多年前,已在學校持續開展以實踐學習為主的統整課程。其中一項不上學科課堂、打破學科界限的統整學習周課程,目的就是讓學生設定學習主題,透過一整個星期的實踐性課程完成專題研習。(具體內容可參閱黃顯華〈以課程統整學習周重構學習的意義〉一文)。在三年級的藝文課中,所有學生都必須經歷踩泥、播種、培苗及插秧等種水稻的全部過程,從此吃飯在學生心中有了鮮活的意義。
為了建構真實的學習環境,該校的STEAM課程帶領學生在校園中,親自建構生態池,引來不同的物種進行探究,生物的演化過程從此不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又在校園農田中進行科學實驗:灌溉水除氯氣、堆肥、複雜的土質成份測試……以耕作去滋養泥土,為的就是要讓學生取食於土地的同時,了解土地,尊重土地,在個人生活中更能體現與大自然相處的默契與互動,從此「生」與「活」才有了新的意義。(具體內容可參閱黃顯華〈回歸自然的科學探索 校本課程革新系列的總結〉一文)
知識的綜合與應用是一體兩面。很明顯,知識需要綜合,才能應用;沒有應用機會的知識,根本就無法綜合。如果我們真心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擁有高質素的人文素養,又能有節有理地駕馭天地的科學科技精神,每一所學校,甚至只是一位老師的當下行動,就是對未來世界的一次改變。千言萬語的《指引》,只有在見諸「行動」,才有其意義。
香港小學教育的課程發展路向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