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 關愛校園

如何讓學生體驗關愛的校園生活?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這也是保持正向思維的重要元素。

幼稚園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他們從家庭過渡到校園的主要場所,也是幼兒童年生活的重要園地。身為幼稚園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要用心澆灌,以愛陪伴,守護童心,築夢孩子們的美好童年。

靠自身經驗 留意學生需要

很多時候,當牙牙學語的幼兒產生各種各樣複雜的情緒時,他們卻難以用言語表達出想法。事實上,他們極為迫切地想要展現心情,問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和該說些什麼話。這時,老師們就要靠自身經驗留意學生的需要,並給予充分的安慰。老師們真誠的話語、關愛的目光令幼兒們對他們產生信任。尤其是,當班中有非華語學生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時,教職人員更需要全心全意地提供各項支援,用心照顧,循循善誘地引導幼兒正面面對挫折。

教師們須面對不同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的幼兒,根據其年齡、心理特點,關愛幼兒。以本人任教的學校為例,我校主動關顧兒童的多元需要,並建立合適的識別和轉介機制,幫助有需要的兒童及早獲得適當的照顧。在學期初,學校會為新入學兒童安排適應週,淡化他們對新環境的恐懼,並逐步增加兒童的上學時間,幫助他們及早適應及投入幼稚園生活。

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

如何讓學生體驗關愛的校園生活?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這也是保持正向思維的重要元素。歸屬感是指學生感到自己與所屬的學校有聯繫,覺得自己獲校內的成人及朋輩關顧和接納。要培養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校方可加強不同持份者(包括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的合作,同時營造重視溝通、信任和關愛的校園文化。培養幼兒的歸屬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與學生每天需真誠互動,幼稚園才能成為幼兒第二個溫暖的家。

學校可在正規課程中加入關愛元素,並在日常教學中,利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如「關愛小天使計劃」,幫助學生掌握和應用有關技巧來服務同儕。學校亦可因應學生的特質和興趣,組織不同類型的團隊,如興趣小組、制服團隊、合唱團及義工組織。透過設計延伸活動,協助學生將關愛文化帶回家中。為加強學生在學校的歸屬感,學校在班級活動的設計上,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每天都有互相交流和分享的機會。教師可在班內展示全班學生的作品,並強調作品無優劣之分,使他們明白自己是群體的一份子。

大哥哥大姐姐計劃 鼓勵同學互助

在幼稚園眾多精彩的活動中,最受幼兒喜愛的活動為特色的慶祝活動或生日會。舉辦這類活動時,校園中充滿孩童的歡聲笑語,且活動過後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只要發揮創意,加點心思,每次的節慶活動都可以獨樹一幟。例如在萬聖節派對,幼兒們都會穿上喜歡的服裝,在校園內完成任務、收集糖果。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正面情緒是學習的催化劑,可促進其效能。教師不妨多以活動和遊戲形式教學,從而加強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關愛氛圍。

透過各級活動,同學除了能學習基本的自我管理之外,更能產生對學校人和事的關愛。學校同時間亦積極推動「大哥哥大姐姐計劃」,鼓勵校內不同級別間的同學互相幫助及照顧。過程中,讓同學能有機會了解別人的需要,並向身邊人表示自己的心意和關懷。

本人一直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並致力於推動建構和諧共融的校園。我期望能用愛為幼兒編製成長的搖籃,用溫暖充實他們幼小的心靈,用心引領他們健康成長、愉快學習,享受校園生活。

温志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