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跟女兒到訪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感謝他們的招待,為我們導覽第4屆兒童雙年展。本屆新加坡兒童雙年展以「讓我們創造更美好的地方」(Let’s Make a Better Place)為主題,薈萃國內外藝術家的11件優秀作品,其中泰國和馬來西亞藝術家的作品首次在雙年展上展出。新加坡兒童雙年展(https://www.childrensbiennale.com/)即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舉行,免費參加,無需預先預約,是非常合適的親子好去處。
據悉,本次雙年展突出4個核心價值觀,分別是關愛、合作、想像和尊重。每件藝術品都與四個核心價值觀之一相關聯,並利用藝術概念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相關問題。本次展覽每件藝術品皆旨在引發孩子思考,激發他們對氣候變化、移動方式的演變、包容性社會等問題的探索與思考。
培養創造力的靈感源泉
今屆參展作品包括當地藝術家王若冰的《潮汐》(Tide),她的作品使用於深海清潔工作中取得的海洋廢棄物。該裝置有個按鈕,可以扯動牆壁上懸掛的海洋垃圾上下起落,模擬潮汐漲落,讓觀者思索污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危害。
王若冰生於中國成都,現在定居新加坡,是一位獨立策展人、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對自然的興趣,王若冰說是深受父親的影響。因為她的父親是一名林務員,負責照顧樹木、植物和動物,但這種工作在70年代既艱苦又危險,因為人可能會被熊吃掉。然而,她的父親最終還是愛上了這工作;熱愛一草一木,喜歡照顧它們,直到他有機會再次學習,然後成為了一名中醫,最終成為一所大學的教授。
小時候,她的父親總是讓她和她姐姐去旅行時攜帶一本旅行日記,教她們寫下植物的特徵,並用她們的日記本以按壓的方式來收集植物標本。王若冰一直認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對他/她眼前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保持敏感,這是培養創造力的靈感源泉。當她生活在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上時,她對海洋生態系統的興趣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孩子可從藝術中學習
對於王若冰來說,藝術是神奇的。孩子們可以從藝術中學到各種各樣的東西。藝術以多種方式連接着所有存在的感官,如聲音、色彩、熱力、波浪、繪畫、講故事等。沒有孩子能夠抗拒藝術,因為他們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例如,當體驗《潮汐》時,孩子們常常會好奇為什麼曾經屬於某個人的物品最終變成了大海中的碎片。
她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兒童雙年展上展出的作品《潮汐》,靈感來自使用從海上所收集人們熟悉的物品,如瓶子、鞋子等,旨在以最直接的方式引起他們於日常經驗的共鳴。王若冰認為並不是每個藝術家都喜歡教學。但是對她來說,無法將教學與藝術創作分開。她喜歡與年輕藝術家一起工作,喜歡看到他們受到啟發並創造出表達他們思想的藝術。教學指導我的實踐,反之亦然。她以前是機構策展人,現在是獨立策展人。策展對她來說非常自然。這是一種超越藝術的不同藝術:人的藝術、社區的藝術。
兒童參與藝術的範例
在2024年新加坡藝術周期間,王若冰將在Objectifs攝影與電影中心的「中介空間」策劃一場題為「另類生態:社區」的展覽。該展覽旨在通過藝術家、社區和個人的參與,為討論環境問題提供一個藝術社交空間。2024年3月,作為荷蘭兒童雙年展的一部分,《潮汐》將使用在荷蘭格羅寧根博物館當地製作的材料和應用的機械作用下展出。
藝術的魅力不受年齡束縛,兒童也能從中獲得啟發。孩子也需要自己的雙年展,通過合適的藝術作品激發想像和創造,發展美好人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現在舉辦的兒童雙年展,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兒童參與藝術的範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