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知識管理 適應世界急變 教商實行有差異

知識管理是最重要的工具,通過知識管理的過程可以促進個人隱性知識的增長,以致學校成員可以彼此分享個人知識,並從與其他人交流分享知識過程中獲得嶄新的詮釋。

筆者在上文討論學校透過知識管理,可以有效地裝備教師需要的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技能,令教師有較佳的專業成長,從而提高教師的績效,讓學校的績效得以提高。筆者期望在本文再向大家深入介紹學校與商業機構透過推行知識管理的差異,讓學校管理層更能明白學校透過知識管理適應世界急速的轉變訣竅,以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效能。

將教學過程 優化成知識產品

知識管理自上世紀90年代一直獲商界認為是提升機構效能的有效策略。上文已提出Handzic(2004)總結Von Krogh等人(2000)的論述,發現知識管理的兩大好處,本文繼續以教育專業角度反思知識管理的好處。

加快產品和過程創新方面,知識管理更可以影響商業過程創新,令產品增值,學校亦可將教學過程優化成知識為本的產品 (Knowledge-Based Products) (Becerra-Fernandez,2004)。一般而言,創新企業重視創新知識本身及新知識創造過程,不斷塑造對知識創造有利的整體環境。這些企業採取具策略性的知識觀點,制定知識願景,消除知識障礙,發展員工之間新的企業價值觀和信任,催化和協調知識創造,管理各種企業內部環境,發展對話文化並向外界宣傳及推廣企業具優勢的知識(Nonaka & Nishiguchi,2001)。

根據Von Krogh(2000),現今企業面臨挑戰只有透過有意識地推行知識管理以創造知識,方可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校長亦需有意識地推行知識管理以創造知識,鼓勵教師組成研究團隊搜集並「挖掘」海量的教育研究文獻,促使其教師了解他人的進展和項目,嘗試新教學法,發展新教材,更多更透徹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

學校未來生存法則

知識管理方法1990年以來於大部分歐美大企業內廣泛應用。Barron(2000) 認為知識管理是一種系統的、綜合的方法,用於識別、使用和分享機構中現有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這是不少商業機構所採取的管理策略,藉以鞏固其機構成員的已有知識,以提升其機構的智慧資本。 校長亦需有意識地將知識管理視為學校未來生存法則。知識管理在學校的成功實施需要協調校內的組織因素,包括學校架構、文化、科技和人力資源; 以便教師可以管理他們的知識以實現學校的目標。

另一方面,不應忘記不同機構中的知識的種類和質量各不相同,在教育機構中,不像其他商業公司營運帶來利潤,也不像其他工業機構產生成品,往往教育機構中只是傳授給學生的是無形知識,而非以工廠形式製造有形的物質,還有教育機構中一般有延遲回報、知識的經濟回報作用不明顯等因素,教育機構和學習機構中的知識主要只會用作促進個人和組織績效的智慧資本。

機構:應自建方舟,而非仰賴預測天雨生存

學校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提高教師的績效,從而提高學校的績效。儘管知識管理系統在商業及工業機構中取得了成功,但商業及工業使用知識管理的方式不能直接轉移到教育機構和學校。然而,學校的管理人員有必要參考這些商業及工業所使用知識管理的方式來為學校改善其知識管理的方式。學校組織與商業及工業性質比較起來大不相同,當然需要不同工作來預測、準備、創造和提供不同類型的知識服務,讓學校成員獲取相關的知識,以逐步實現他們的目標。

身處千變萬化的世界,學校不一定要隨之而改變,而是應著眼於讓學校內部更好地適應轉變。學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使學校組織內部足夠穩定,以追求變革。學校面對變革的穩定性,是如何在不失去學校本身根基的情況下繼續向前邁進(Peters, 1987)。Mulford(2010)認為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學校領導和管理層可以參考《聖經》中的人物挪亞,Mulford(2010)稱之為「挪亞的法則 」(Noah’s Principle):一所機構不是仰賴預測天雨生存,而是靠建造方舟。在不確定、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許多學校以「挪亞的法則」建造包含其集體學習能力(Collective Capacity)的方舟,努力成為專業學習社群(Communities of Professional Learners)。

如前所述,知識管理是最重要的工具,通過知識管理的過程可以促進個人隱性知識的增長,以致學校成員可以彼此分享個人知識,並從與其他人交流分享知識過程中獲得嶄新的詮釋。這些隱性知識的增長不單是屬於個人的隱性知識,也是屬於學校的整體組織知識,學校的整體隱性知識庫便得以持續發展,令學校的整體知識不斷豐富,並可以為學校和學生提供合用知識及優質服務,並引導學生實現預定目標。這就是學校推行知識管理的必要,期望學校可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Barron, T. (2000). A smarter Frankenstein: The merging of e-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lexandria, VA: ASTD Learning Circuits. Retrieved December 16, 2020, from https://nanopdf.com/download/a-smarter-frankenstein-the-merging-of-e_pdf
  • Handzic, Meliha.(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 through the technology glas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 Mulford, B., & Silins, H. (2010).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schools.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p. 143-150). Elsevier.

朱啟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