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諮詢是做什麼的?為什麼它很重要?

隨着全球化與中國改革開放,中國在現代企業管理上更依賴戰略管理諮詢行業。然而,香港戰略意識較薄弱,無法培養管理諮詢顧問及為其提供發展空間,難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我的工作是戰略管理諮詢,不少人,特別是香港人,稱諮詢為「顧問」,兩種說法都可以,意義相通。

什麼是管理諮詢顧問?

儘管我已經從事管理諮詢工作超過30年,但很多人卻不知道我是做什麼的,包括我的家人在內。在香港,不少人戲稱顧問為「乾收銀」(consultant的諧音),意思代表做顧問的人沒有什麼貢獻,只是白賺他們費用。這樣的觀念不能說沒有道理。諮詢行業無論在香港或內地,都是良莠不齊的。誰都可以稱自己為顧問,而自稱諮詢顧問的人或公司從事的業務種類繁多。有人做市場調查,有人做培訓,有人做IT,有人專做所謂「盡職調查」,有人做「獵頭」,僅有少部分人或公司能夠為大型企業客戶提供戰略和為有關企業客戶解決最棘手問題的諮詢服務。諮詢行業的從業者林林總總,其中可能有某一部分的人的確只是「乾收銀」,不足為奇。

最近,有一位香港朋友問了我,我的工作究竟是做什麼的,為什麼我可以堅持做這份工作做了那麼長的時間。這位朋友以前是在香港特區政府裏的一位高官,在社會上很有聲望,在特區政府內亦長時間擔任過不同的重要職位,但連他這樣的香港有識之士,對專業的戰略管理諮詢仍然不太清楚。從這方面來看,香港社會(包括精英們)對戰略諮詢顧問的確不太理解。

管理諮詢工作的不同類別

管理諮詢工作包括不同的類別。在過去30多年間,我曾經與大量不同國家和不同行業的客戶合作過。他們大部分是大型企業,但亦有不少初創公司和投資基金,企業包括了跨國公司、中國國企、民營企業、及不少內地的政府單位和諸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不同客戶提出的題目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大部分)的確需要有能力的諮詢顧問的幫助,而成功的項目往往可以幫助客戶解決他們當時極需解決的難題。

歸納來說,我認為諮詢顧問的工作可以簡單劃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為客戶去獲取他們不能、不易掌握到的或不方便自己獲取的信息。普遍的需求是對新的市場和新的行業的研究,或是競爭對手和競爭態勢的情況。比如,近來非常熱門的話題:生成式AI和它對企業的影響,就是這類諮詢的典型項目。企業們都知道生成式AI會為企業帶來深遠的影響,但卻不一定知道它的具體影響會是什麼?企業領導們迫切需要了解這樣的新事物,因此需要有相關知識和學問的顧問來幫助他們快速了解該領域。

第二類工作是企業的「戰略」。對許多企業來說,戰略規劃是一項定期的工作,但同時,在某些突變的情況之下(如市場,科技,競爭等因素改變所引起的),企業亦須制定它的新戰略。我認為對每一個企業來說,戰略都需要回答三個關鍵問題:在哪競爭?如何競爭?在什麼時候進行什麼競爭?制定一套企業戰略往往需要進行不少調查,全面分析,提供不同選擇方案,並與客戶一起溝通確認最佳的戰略路徑。這方面「戰略諮詢」是我做過最多的工作類別。

諮詢顧問要在多個利益相關者之間,協助客戶在某些關鍵問題上取得共識。(Shutterstock)
諮詢顧問要在多個利益相關者之間,協助客戶在某些關鍵問題上取得共識。(Shutterstock)

第三類情況是在多個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香港一般稱為「持份者」)之間,協助客戶在某些關鍵問題上取得共識。在同一企業往往有多個利益相關者,他們每一個人甚至可以影響企業的重要決定。不同的人在同一問題上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而這些人往往在公司內部擔任重要職務,可能是管理者或者是董事會成員。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有聲望和有經驗的諮詢公司或諮詢顧問來提供客觀的意見。這些顧問往往被稱為“boardroom consultants”(高層會議室內的顧問)。能夠持續做到這種水平的諮詢顧問在行業內的佔比較低。

第四類工作是協助客戶設計並執行一些需要大量資源整合的工作。典型的項目案例是,當兩家大企業合併後所需要做的整合工作,即post-merger(或post-acquisition)integration。這類工作往往花費大量資源和時間,需要抽絲剝繭,同時亦需要對客戶行業有深入的了解,能勝任的諮詢公司並不多。但在今天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中,這類項目的需求不低,其中亦包括為企業進行改革轉型,提升效率或縮減成本等。

總的來說,高質量的管理諮詢工作的本質是知識型工作。稱職的諮詢顧問必須是有學問和有見識的知識工作者,同時不能只是理論空談者,他亦是能夠帶領解決問題的人,特別是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同時,高質量的管理諮詢工作的核心是專業的價值觀,主宰着諮詢顧問的正確行為。長時間從事這類工作的人通常會形成一種高貴的品格。

管理諮詢的本質是解決難題

優秀的諮詢顧問不能唯唯諾諾,在客戶面前只講客戶想聽的東西。他必須擁有獨立的思維,知識上的底氣(intellectual courage),並能夠在適當的語境中用嫻熟的語言為客戶解答最複雜和棘手的問題。

事實上,長期間在複雜多變的、創新的商業模式湧動的環境中,與不同行業的客戶協調或溝通,解決具體的難題,特別是在國際一流的以「單一公司」(one firm)為組織原理的諮詢公司內工作,是訓練閱歷和思維最好的方式。它需要堅實的理論基礎,亦需要不脫實際的落地工作。作為優秀的諮詢顧問,他必須建立一種合作共贏和與客戶建立共生關係的心智。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是訓練高質量的知識工作者最好的場地。

優秀的管理諮詢工作是按照某些理論框架來進行的,而這些框架基本上來自西方,諸如競爭戰略、組織架構、變革管理、流程再造等等。隨着中國改革開放和西方管理諮詢公司來華建立業務,這些公司亦將這些源於西方的思考框架帶到了中國來。這些框架有些可行,但有些卻不太適用。中國的崛起為世界商業帶來了新的維度,而這些維度是西方的諮詢公司或學者之前沒有經歷過的。換句話說,立足於中國,同時無時無刻與世界無縫連接的管理諮詢顧問能為中國和世界帶來嶄新和前沿的戰略管理思想。

隨着西方管理諮詢公司來華建立業務,這些公司亦將思考框架帶到中國。(Shutterstock)
隨着西方管理諮詢公司來華建立業務,這些公司亦將思考框架帶到中國。(Shutterstock)

高質量諮詢工作培養高質量的知識工作者

中國的崛起為有志向的顧問提供了最好的環境,在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創新的不斷湧現的環境中學習思考,並建立適合現代企業管理上所需要的思想和框架。中國的規模、多元、包容、快速變化,與西方不同的體制,以及作為推動全球化,供應鏈整合,以及創新的主體,為有志向的諮詢工作者,亦即知識工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透過這類工作,中國內地已經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這類的知識工作者。不能說他們每一位都很傑出,事實上是良莠不齊的。但機會是有的,而機會是提供給有準備和願意付出的人的。

相反,在香港,戰略管理諮詢行業並不蓬勃。儘管香港有一些管理水平不錯的企業,而金融行業亦相當發達。不過,大部分香港的企業,就算是較大的企業,並不認為他們需要戰略上的幫助。他們的打法往往是透過某種非內生的「定位優勢」作為主要取勝的方法。而香港過度單調的行業架構沒法為戰略專家提供足夠空間來培養、思考和磨煉深奧的戰略思想,積累有關的實踐經驗。

因此,香港作為一個戰略意識比較單薄的城市,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中面臨着較大的思想鴻溝。我建議,香港透過發展產業多元化,鼓勵競爭和創新,培育頂級的知識型戰略諮詢服務機構,以及一批具備世界級戰略思想的知識工作者等重要舉措,來助力香港未來的繁榮發展。

謝祖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