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業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周四(5月19日)起一連三日在日本廣島召開。美國白宮發表聲明,指總統拜登與東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意加強在安全、經濟和地區議題上合作,承諾繼續深化美日關係,推進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共同願景。
拜登與岸田:應對地區安全挑戰
聲明除提到美日兩國領袖重申決心繼續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外,又承諾密切應對地區安全挑戰,包括北韓核導彈計劃及中國「違反國際法」的「脅迫」行為,強調反對任何以武力改變現狀的企圖,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決心。
不過,美國軍事情報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發表的一份報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要作戰行動:合作夥伴和盟友的觀點》(U.S. Major Combat Operations in the Indo-Pacific: Partner and Ally Views),卻認為美國的「印太」盟友多數自掃門前雪;「印太」地區一旦有事,例如台海發生衝突,美國「吹雞」,最能夠提供「有限度協助」的,只有澳洲和日本。
12「印太」國家和地區 多不願捲入紛爭
報告以美國為核心,評估美國面臨「印太地區」出現重大戰事與衝突事件時,「夥伴和盟友是否願意支持美國的行動」、「能否提供空軍基地、戰鬥機護衛與作戰、運輸機空運能力」等,列出12個美國盟友,包括澳洲、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南韓、台灣、泰國和越南。
報告設想4場可能的戰爭與衝突:台海衝突、第二次朝鮮戰爭、南中國海的海上衝突、北韓「崩潰」後的維和行動。 評估結果發現,美國在「印太地區」最有能力提供協助的盟國是澳洲和日本,儘管還是有限度的協助。
不過,澳日兩國都會面臨政治的障礙(日本還有《和平憲法》的障礙),無法參與跟他們沒有直接關係的戰爭。
報告又認為,南韓雖然相當重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但對朝鮮半島以外的戰爭「興趣不大」。
報告第11章提到台灣,認為台灣在政治態度上,會支持美國的的軍事行動,但是自身實力有限,部隊缺少經驗,空軍也沒有空中加油機,難以支持海外作戰任務,只有運輸機有可能對較近的國家,提供一些有限的運輸工作。
至於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報告認為,這些國家有着非常強烈的不結盟傳統,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願意加入一場與自己無關的戰爭。
喚醒台獨夢?還是為售武找理由?
報告又指新西蘭和菲律賓也沒有多少空軍實力可以投入到區域戰爭中,同時沒有強烈動機加入遠離國土的戰爭中。 報告認為,「印太地區」由於幅員廣大,各國面對地區衝突的感受會截然不同;加上南亞(印度)與東南亞國家的不結盟主義強烈,不會願意提供軍事協助;至於台灣,能提供給別人的幫助有限,自然地,別人能支援台灣的力度也很微弱。
儘管蘭德公司在社交平台「戴定頭盔」,貼文表態稱「如果大多數印太國家強烈或謹慎地支持(澳英美安全協定)──或拒絕譴責該協定──那麼北京將比AUKUS本身更需要擔心地緣戰略和軍事影響」。然而有趣的是,作為向美國軍方提供情報分析的「無黨派」智庫,此時發表「印太地區」國家多傾向「自己顧自己」的報告,所為何事呢?是為斷了主張台獨人士認為「有朋友助拳」的念想,還是給軍火商傾銷武器找理由?實在很耐人尋味。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