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最低工資一次 市場加價一次?

筆者對領取最低時薪者極表同情,不反對調整最低時薪。但政府應有更好措施,不致間接導致香港加價潮。

香港最近調整最低工資時薪為40元,加幅不多,但對市場物價將影響不少。

貧富太懸殊 搖動社會根基

從歷史看來,社會的生態,有一定的軌跡。新朝代的興起,多因前朝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故因求食而反,拼命了。天下群雄並起後,力強者勝,蕩平天下後,民生凋零,人民多貧苦,但振作,民生志氣昂昂向上。經一段時間安定繁榮起來,一般人民富足。這時漸漸出現新貴豪族,巧取豪奪,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象,搖動社會安定根基。當貧富差距愈大,社會便從小騷亂變大動亂,時局從上升期後又來一次下降期的大循環。

中國自秦統一六國開始,大都逃不過這種規律,各朝代時間也不逾300年。為什麼最多300年呢?有人研究指出這是中國以農立國的現象,為新貴和豪族土地兼併的結果。於是貧者愈貧,富者會愈富,差距極端時便天下大亂。或有人說漢朝國祚超越300年啊!但漢、有西漢東漢之別,東漢建國前亦天下大亂。西漢立國215年。東漢立國196年,均不逾300年,貧富懸殊為因素之一,絕無例外。

物價不斷上漲 非社會之福

今日社會,比古代複雜得多,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仍是社會民生結構一大忌。社會物價不斷上漲,百物騰貴,影響社會的安定。當政者一大考驗,是平穩物價。香港七十年代,有一個時期物價不斷上漲,市居叫苦連天,歌星許冠傑也乘時推出慨歎物價飛升的流行曲,瞬即得到廣大市民共鳴。但當日的不安很快便過去,因為公務員隨即帶動連連加薪,各大工商機構也追隨作較大幅度加薪,市民得追及生活指數。

今天和當日差別,是一般人薪金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所以提出調整最低時薪工資,實在極有需要。不過,其中漣漪反應,卻沒有這樣簡單。

漣漪反應 加價者恐防落後

筆者吃午飯,一向隨便,最愛在茶餐廳吃碟頭飯,吃完便走。退休後也多時買碟頭飯回家吃。記得沒有最低時薪之前,30元可隨便選擇一碟可口的飯,例如乾炒牛河吧。記得有了最低時薪,牛河應聲加價。數年之間,加了幾次最低時薪小小數目,但乾炒牛河絕不是加數元,今天要60多元了,加了數十元啊!香港一般店子早餐,20、30年來維持十多元一段長時間。有了最低時薪後,不久便20多元,最近普遍是30多元一個早餐了。昔日藥材店買包裝好的金銀花煲水,10元一包。現在一看,每家店子不約而同是40元,加價加了好幾倍。難怪家庭主婦心下惶惶,都說百物飛漲吃不消了。政府每次提高最低時薪,便為香港敲響物價再次高漲的警鐘。

僱主當然要加價 富者愈富

我們能怪店東抬高物價嗎?當然不能!因為加添最低時薪工資,付出的是僱主商家,他們當然要以商品加價來補貼。這種加價補貼心理及需要成為氣候,各行業你加我又加,像漣漪般擴散開去,市場物價被推高,而且推高數目一定比加時薪數目多許多。於是整個香港陷入加價潮。可以預見,兩年調整最低時薪一次,加價潮便兩年一次;每年調整一次,加價潮便每年一次。

升斗市民付出更多了,有沒有人得益呢?當然有,可以主導商品加價的更富有,可以收租金的業主當然響應加價,亦會更富有。連鎖反應,時日一久,社會便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非反對調整最低時薪 政府應有高明政策

本文只能對領取最低時薪者極表同情,亦非反對調整最低時薪。而是政府應有更好措施,才不致間接導至香港加價潮。

筆者並非財經專家,當然不能想到完美解決辦法。但想到政府在利民抒困時亦嘗做了點好事。例如持長者卡者可享受2元乘車乘船優惠;一些市民可領取交通津貼;派發長者生果金;市民可申請綜援等等,都為部分市民抒解民困,享受到香港繁榮的成果,值得讚賞。

若調整最低時薪計劃,差額可向政府申請支付,雖然不是上佳方法,或可緩一時之急。總之,莫令小部分領取最低時薪者,影響導至廣大市民面對加價潮,豈不是一種德政?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