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一再叮嚀他們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可是老師你看,斑馬線又有什麼用?車子不讓就是不讓。每天上下學時間,學校門口都擠滿了接送的車輛,附近商家抱怨連連,但是看這種情形,父母能不送孩子上下學嗎?今天幸好有位騎士見義勇為,停下機車,站到馬路當中攔住車子,她們才過了街。難怪外國人說我們的馬路是「行人地獄」。
台灣被嘲是「行人地獄」
台灣號稱最美的風景是人,為什麼這些不肯讓的車中,沒有一個人想到:如果今天是我的孩子要過馬路呢?我們的同理心和素養呢?
不知為何,當下我心中浮起了小學唱的〈天下為公 〉中那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大概所有的三、四年級生都會唱〈天下為公〉這首歌,歌詞所描繪的大同世界是我們小時候所嚮往的未來生活。
的確,如果大家都講信修睦,就不會有球棒砸汽車的事;如果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火車站和地下道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遊民,自殺就不會是年輕人第二高的死亡率。如果大家能安居樂業,就沒有盜竊亂賊,窗戶就不必裝鐵窗,火災時就不會逃不出去。3000年前,祖先告訴了我們,要過好日子要從修身養性做起,沒有其他的捷徑。
社會價值大崩壞,重拾傳統文化導正風氣
講起來,富裕的生活並沒有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現在鬧蛋荒,我們小時候台灣很窮,除了生日,沒有幾個人有荷包蛋可吃,它昂貴到只有肺病患者和產婦才能吃。
我們沒有吃什麼維他命,但是也活到了敬老的年紀,因為生長的三要件:陽光、空氣和水都是乾淨又免費;我們沒有補過習,放學回家做完家事,就可以出去玩,這些穿開檔褲的玩伴成了後來事業的伙伴;沒有電視,但夏天晚上乘涼,冬天晚上圍爐,我們反而學到了大人謀生的技巧;學校沒有鋼琴,老師用口琴教我們唱蘇武牧羊,這首〈天下為公 〉就是其中一個。
物質的匱乏忍一忍就過去了,它反而教會了我們自食其力,也教會了我們感恩,凡事靠自己不求人的精神是後來台灣經濟起飛的原動力。
看到這兩個孩子被困在馬路上,真是感嘆如今的社會價值觀。請學校再拾起被廢的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吧!教教年輕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為每個人都會老,也都可能有孩子,這個迴力鏢會回到自身的。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