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參加繪畫比賽這件事?

教兒童畫畫是非常難的。難點在於不能教兒童過多的技巧,只能啟發、引導。有些家長會把自己孩子畫不好歸咎於教師,認為「手把手」地教才是負責的好老師,這有欠公平。

兒童參加繪畫比賽,是兒童學畫過程中的一個檢閱。

關於兒童繪畫比賽,一般形式有幾種:一是當場作畫,二是畫稿寄送,三是寫生比賽等。兒童參加繪畫比賽,可說是在進行競爭、比併,而競爭與比併實際上從小都在進行培養。但是,繪畫競爭並不一定要讓孩子取得第一名,重要的是在參加比賽的同時,也是對兒童心理素質的考驗。因此,要正確引導兒童,樹立「參與意識」,使他們從小就在這種競爭與教育中得到良好的鍛煉。讓所有的兒童參加兒童畫比賽,使一些沒有自信心的兒童逐漸加入這一觀摩活動中,使兒童繪畫水平得以普遍的提高和發展。

鍛鍊心理素質 不重輸贏知識

不要把兒童畫畫當成美術專業表現去看待。

孩子畫畫是少兒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長大能繼續畫的小朋友很少。兒童繪畫是兒童展現自己美術認知水平的一種方法,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兒童畫畫是一種語言、一種需求、一種展示形式。兒童繪畫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滿足、自我體驗成功的開始。

知識可學,但創造不可學。知識是別人的,創造是自己的。成人創造需要知識,兒童創造無須知識,憑想像和直接表現就可以創作。

兒童不是小大人,兒童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家長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加在兒童身上。在畫畫的問題上,畫什麼,怎麼畫,家長不宜管太多。讓孩子自己用筆「說話」,不要讓孩子用筆說家長要說的話。最適合的兒童美術教育是把遊戲、玩耍結合在一起的學習。

如果按照兒童發展的自然規律,3歲半左右孩子的畫,簡單的只是一些圈圈線線,沒甚「看頭」,但這些卻是正常的。就是這樣正常的畫,很多時得不到師、長的認可,那些明顯帶有成人意識,成人「幫忙」太多的畫,反而大多受到家長的肯定,這不能不讓人關注。

手把手教導非好老師、家長

教兒童畫畫是非常難的。

難點在於不能教兒童過多的技巧,只能啟發、引導。具體怎樣畫主要靠兒童自己去感悟,而感悟又受兒童的性格、愛好、年齡、環境的影響。同樣的問題,不同兒童所表達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教兒童畫畫是說多了不行,干擾兒童的思維活動;說少了也不行,聽不明白;不該說的說了不行;不到說的時候說早了也不行。好像,比例、透視等理性知識,這些看似很科學的東西,如用不好,會增加兒童的挫折感,結果是削弱了兒童的自信。但到了要說的時候,教師不說也不行。

比如,在兒童畫畫的初始階段,一定要告訴他畫面分主次,主要的內容要畫大,要突出主題不能平均布置等。在教的過程中,教師該說的都說了,該啟發引導的都啟發引導了,有的兒童還是畫不出來,這基本上和教師能力無關。但有些家長會把自己孩子畫不好歸咎於教師,這有欠公平。把主張自由地畫說成教師不管,認為「手把手」地教才是負責的好老師。但實情正好相反,好的教師就是要多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那些看似認真,過多輔導的老師是好心辦了壞事,往往約束了兒童的想像。

向兒童學習 勿取悅兒童

在美術教育的路上多向孩子們學習。

有的家長在觀念上接受創新的教育理念,即教師的工作不是讓孩子們在課堂盡快的畫得很像,而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想像、發散性思維及不同於別人的創造性意念。然而一旦具體到自己孩子的畫時,家長又不接受孩子在此理念下完成的作品。實際上,家長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扮演了一個固守傳統教育思想的維護者。比如往往會說,這畫怎麼這麼亂啊!一點兒也不像等。因為,幼兒不是成人,在像與創造上很難同時兼顧。

學齡前的孩子由於不懂比例,在自然發展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達到像真的。如果這時受到成人教法的干預,有時雖然能畫到像真,這無疑仍是一種錯誤的「催熟」結果。而畫得「一點兒也不像」,甚至「亂七八糟」才是正常的心智表現。孩子的畫往往只有在隨心所欲的「亂畫」中才能折射出創造的意念,閃爍出智慧和個性的光芒。這時如果家長不能接受孩子的「亂塗亂抹」,這說明家長還沒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發展。

不要以為說兩句「乖孩子」或「居高臨下」的誇獎就是尊重孩子了。其實,孩子是十分聰明的,他們能一舉看破那種掩飾下的所謂尊重。家長對他們是否真的善意和真誠,心裏是很有數的。蒙特梭利曾經說過:「成人要想變得偉大,必須向兒童學習。成人向兒童學習的態度必須是真誠的,應當對兒童世界心悅誠服,而不是膚淺地、庸俗地取悅於兒童。」

家校溝通是美術教育關鍵

加強家校溝通,提升美術教育成效。

這篇文稿是從談「美術比賽」開始,但引伸到討論學校和家長對兒童美術創作的理解和表現期望兩方面差異,反映家校溝通是關鍵問題,特別常常對校外機構的老師帶來困擾。

有關「兒童參加繪畫比賽,是對兒童學畫過程中的一個檢閱」的觀點,以前曾經在〈兒童美術教育重在情智並舉〉一文分享過:「無論哪一個學習階段,曝光機會永遠都是最簡單有效激發學生藝術創作和探索的動力。有機會參展,或只是安排參觀,都是現代課程理論有關全方位學習(Life-Wide Learning)或非常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範疇。」當然,「檢閱」的目標放在盡量讓少兒有展示機會上,學習的激勵效果會更強,所以我們鼓勵多搞展覽少搞比賽。

大家也明白參展人數眾多的大型檢閱肯定是進行競爭教育,會對兒童心理素質帶來強烈考驗。但只要規則明確、評選公正,也不失是良好的鍛煉。我們可以從班本、校本、區本、市、省、國,逐步提供鍛煉機會,強化少兒心理素質。

家校對少兒美育理解和期望的差異,個人多次指出要通過家長教育去化解。一是在所有的介紹資料(單張或網頁),具體明確列出課程重點和教學安排作為第一線溝通,讓家長自行選擇和作為學習成果檢視的客觀準則;二是在課程設計要配合能力發展,安排實驗班、基礎班、加強班及資優班的內容差異,以應對能力差異和發展需要。教師便可以適度提供知識和技術資訊,也可讓家長明白不同期望只是一種學習過程,學校已有全面照顧。

三是要安排系統性家長講座或培訓課程,幫助家長了解少兒的美感表現和家庭支援,推動家校合作概念,不要讓家長總把所有問題都算在老師頭上;四可嘗試舉辦社區藝術教育拓展活動,簡單起步是嘗試在學生創作的展示,附加創意說明、媒材介紹、審美焦點、美育理念等知性內容,逐步建立家庭和社區的藝術氛圍和認知水平,提升公民審美素養,最後大家或會認識到教少兒畫畫也不是很難。

有需要進一步交流、探究,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聯繫。

亞太家長美育系列 22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