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2日(周三)宣讀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財政赤字大增至1398億元,比原來預算多約560億元,坊間憂慮公共財政難以保持穩健,有意見認為要擴寬稅基。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接受本社電話訪問時認為,今年導致政府財赤的主因並非結構性因素,而是新冠疫情下的防疫抗疫開支急增至佔公共開支近20%。未來醫療開支或可減少約16%,即300至400億港元。
暫時沒有必要擴大稅基稅率
另外,本年賣地收入為711億元,按年減少489億元,也是成因之一。陳茂波指出,主要由於部分土地成交價較預期低,以及部分賣地計劃取消。莊教授預料未來一年香港樓市形勢將會有所改善,來年公共財政說不定也會有盈餘。因此,暫時沒有必要擴大稅基及現行徵稅稅率,若貿然增加稅收,尤其是印花稅等,或會有反效果出現,如交投量下滑導致稅收減少。
被問到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等未來大型基建項目會否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他則表示不會造成大量的額外開支,因為政府也有恆常的建設及維護開支。他也提到,由於這是基建項目而非商業項目,因此大眾在衡量這些項目的成本效益時,不能只看賣地收入,而要看它們能為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帶來多少增長。
落實最低稅率 不減香港優勢
政府也提到由2024/25課稅年度開始,要向營業額至少達7.5億歐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徵收本地最低補足稅,確保它們的實際稅率,達致經濟合作組織(OECD)提出的全球最低實際稅率15%的水平,以保障本港的徵稅權。港府粗略估計,補足稅每年涉及150億元。
莊太量教授認為,現時香港的利得稅率為16.5%,暫時來說影響不大,除非將來提高稅率才會影響香港對吸引外國企業來港的優勢,反而有助增加港府庫房收入。
邱勇教授:調低從價印花稅有「托市」之嫌
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邱勇教授透過書面回應表示,《財政預算案》宣布「辣招」維持不變,但政府調低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以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此舉有「托市」之嫌,旨在刺激本港樓市,防止樓價在眾多外圍環境負面因素下,持續下行。
他認為預算案扶貧力度不足,對改善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和生活環境乏善可陳。例如沒有再為過渡性房屋的發展提供更多資助。至於重申覓得土地去興建足夠的房屋單位,但造地需時,依然是「遠水不能救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