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宙博士:佛教社會事業在香江 體現慈悲與入世精神

上世紀20年代,很多僧眾與辦教團體南下香江,在一眾熟悉香港法律和商業運作的殷商名流幫助下,大力發展佛教社會事業。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為我們娓娓道來這段歷史故事。

佛教傳入香港,最早相傳是南朝劉宋時期(420-479年)的杯渡禪師,至今屯門青山禪院有杯渡禪師石像和杯渡岩可供憑弔。然而,香港佛教雖源遠流長,一向給人的印象是叢林清修,千百年來的發展有限。直到清末民初,香港漸成遠東商埠,國內則時局動盪,環境不利傳統宗教,僧俗信眾南來,配合香港的特殊背景,佛教事業遂得以迅速發展。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上周末(2月11日)在國史教育中心(香港)的「名家講座」主講「慈悲與入世:香港佛教與社會事業」。

鄧博士指出,自清末已有「廟產興學」的主張,但多是土豪劣紳覬覦廟產,藉興學之名,行併吞寺廟之實,造成寺產被毀損強佔、僧尼被勒令還俗等不良後果,與慈善事業沾不上邊。

由「僧伽佛教」演變「居士佛教」

辛亥革命後,民國肇始,新文化衝擊舊文化,「反迷信,禁齋醮」的運動來勢洶洶,很多僧眾與辦教團體南下香江,尤以上世紀20年代為最。他們雖有心在香港「複製」內地寺廟的宏願,奈何僧尼多不諳英文,亦不了解香港法例。與此同時,港英殖民官員亦對佛教無甚了解,不識佛教高僧,因此需要具公信力的社會名人,作為政府與佛教的中間人,在這個情況下,熟悉香港法律和商業運作的殷商名流,便對佛教社會事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香港佛教也由「僧伽佛教」演變「居士佛教」;寺院也由「叢林清修」漸漸變成市區多層大廈內的「道場」。

其實,「居士佛教」早在清同治年間已在內地出現,最著名的是由楊文會居士主持的「金陵刻經處」,楊文會居士在此講學的40多年,刻印流通佛經百萬餘冊,學生包括著名的太虛法師、歐陽漸、國學大師章太炎等。

1922年,楊文會的學生歐陽漸、再傳弟子呂瀓在金陵刻經處開辦「支那內學院」,研究法相唯識學。包括梁啓超、梁漱溟、熊十力、湯用彤等著名學者都來學習過。

鄧博士表示,20世紀佛教發展有多種內外因素。
鄧博士表示,20世紀佛教發展有多種內外因素。

興辦義學 紳商名流共襄善舉

在20世紀上半葉的香港,對佛教社會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包括何東夫人張蓮覺居士、羅文錦爵士及夫人何錦姿。

張蓮覺居士出資興建了跑馬地山光道的東蓮覺苑及寶覺義學(現為寶覺小學);羅文錦爵士則運作其政商力量,代表佛教界人士向政府爭取開辦社會事業,打開佛教界與官方的溝通與信任;何錦姿則秉承母親張蓮覺居士的遺志,致力辦學。重要的是,他們都屬於何東家族,是港英政府「信得過」的人,可見當時紳商名流居士作為佛教與政府中間人的重要性。

其他興辦義學的居士,較著名的有黎乙真和張圓明,兩人於1924年購入屯門青山地段,慷慨贈予青山禪院開辦青山佛教學校。

張蓮覺居士(左)和羅文錦爵士伉儷,為佛教慈善事業貢獻良多。(灼見名家製圖)
張蓮覺居士(左)和羅文錦爵士伉儷,為佛教慈善事業貢獻良多。(灼見名家製圖)

山光道上的寶覺小學。( YouTube截圖 )
山光道上的寶覺小學。( YouTube截圖 )

爭取公眾權益 非佛教也受惠

鄧家宙博士表示,百年來香港的佛教人士和團體盡力興辦學校,回應社會的需要,包括第一間獲政府津貼的佛教學校黃鳯翎中學/黃焯菴學校、華人史上首間佛教團體辦的大專院校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等。

此外,佛教界還爭取到佛教科列入中學會考(文憑試)課程、法定認可的佛教婚禮、創辦香港佛教醫院(1991年加入醫管局)、火葬和佛教墳場,以至佛誕列入公眾假期等,足證佛教界為社會爭取「世俗化」的權益亦不遺餘力。

位於樂富的香港佛教醫院。
位於樂富的香港佛教醫院。

能仁專上學院,是華人史上第一間佛教專上學院。
能仁專上學院,是華人史上第一間佛教專上學院。

多元宗教共融 香港特色

鄧博士又說,在宗教衝突不斷的世界,香港「六宗教」(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道教)思想交流是個特例。早在1978年,六宗教領袖發起成立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每年召開兩次領袖座談會,亦舉辦多項跨宗教活動,包括新春團拜、宗教互訪、思想交談會等,每年(或特別需要時)發表聯合文告,藉此體現香港宗教多元、共融的特色。

2019年6月,正值香港發生「反修例」事件,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組織代表團訪問梵蒂岡,拜會教宗方濟各和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並聯合發表聲明,「呼籲市民和政府平心靜氣,不可對立,有事要商量」。

2019年6月,教宗(前排右六)接見香港六宗教代表團,前排右三為寬運法師。(Vatican Media)
2019年6月,教宗(前排右六)接見香港六宗教代表團,前排右三為寬運法師。(Vatican Media)

鄧博士還特別提到,北角英皇道兩旁的多層大廈中,特多佛教的「精舍」或「道場」,原因是舊日港鐵(地鐵)尚未建成,「精舍」或「道場」設在「電車路沿線」便是最方便信眾。不獨如此,講經或上課時間安排在晚上7時至9時,也都是為了方便信眾「趕電車」呢!

1949年前的民國和今日的香港,都沒有設立官方機構去規管宗教,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但求有利於眾生的事都盡力去做,或許,這正好體現了佛教的慈悲入世精神。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