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核學生STEM活動成效 推動香港科普

面對香港近年科技人才短缺問題,政府出招「搶人才」只能治標,長遠而言政府要做好科普教育。中大與英大學近日引入STEM活動評核標準,對於推動科普十分重要。

香港推行STEM教育多年,去年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更有一連串的措施去大力推動STEAM教育(加上A字,即藝術),STEM教育的核心內容是跨學科學習,學生把在數學、科學、電腦等學科的知識,綜合運用,去解決生活化的難題,從而培養解難、協作、毅力、組織能力、責任擔當等。但這些能力如何去評核?大多數老師還是比較習慣在個別學科評核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但前述的解難、協作等,卻缺乏有系統的評核方法,以致學校難以判斷STEM活動的成效,政府也缺乏客觀的數據去優化STEM教育發展的方向。

老師在推動STEM活動時,往往碰到另一個困難,就是學生很希望把一些新的科技納入他們的解難方案中,例如人工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等,但這些都超出了各學科的課程內容,要老師另行找相關的教材,也相當花時間。

中大引教材評分標準 逾10中小學試用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獲政府資助,與英國高雲地利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及Institute of Coding(IoC,這是由英國政府資助、多所大學及業界組成的機構) 合作,推出一個名為「以學校為本提升學生科技素養計劃」(簡稱ASSETE),將一套由高雲地利大學開發的「前沿技術」課程培訓教材及IoC的STEM活動評核標準引進香港,邀請一批中小學免費試用。計劃在2022及23學年開展,本學年已有約十多所中小學參加。

(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名家製圖)

整個課程以學生網上自學為主,每個子課題均有閱讀材料、影片、應用案例介紹等,並有簡單的課後評核,全部教材均有中英文版本。每個主課題後都是實習活動,學生要分成小組去進行,課程已有指定的實習活動框架,每組學生也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去挑選研究的題材,完成後須向老師及同學展示其實習活動成果,屆時,ASSETE的支援導師會到校,按IoC的STEM活動評核標準進行評分,達標的同學可以獲頒證書。

前校長教師到校 按需要提供支援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邀請了一批富STEM教育經驗的退休校長及老師作為ASSETE的支援導師,為參與計劃的學校配對,導師會因應個別學校的需要,提供支援,例如調整課程的進度、就課題的某些難點提供補充材料及輔導、提供一些本地化的案例等。導師會主持實習活動的評核,並在實踐過程中對IoC的STEM活動評核標準進行調適及本地化。

概括而言,面對香港近年科技人才短缺問題,政府出招「搶人才」只是治標的方案,從長遠角度,政府要做好科普教育,這目標也是《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的八大策略之一(策略四)。

因此,筆者認為ASSETE來得合時,對推動科普非常重要,希望在ASSETE兩年先導階段完成後,項目能讓本港的中小學有一套適切而又有認受性的學生STEM活動表現評核標準,以支援香港STEM教育的持續發展。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