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劇《小捨得》看教育的「捨」與「得」

減少學校收生的競爭無疑可以減低青少年的壓力,但PISA、經濟、綜合國力等又如何保證呢?作為父母的,面對不同的捨和得,又應如何為孩子作出取捨?

談了多次如何從國家的官方電視劇了解改革開放前的國家發展經過,以讓準備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老師有一個基本參考點,這一次就來談一下如何從國家熱播電視劇《小捨得》了解今天的國家教育點與面。

其實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重點一向也是放在改革開放後,因此整個課程的三個主題中,第二個主題的名稱正正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第三個主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亦強調了「當代」二字;第一個主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中的學習重點亦有「近年國家」的字眼,可見後改革開放時代在本科上有多重要。但當然,如了解今而不了解古,完全不能真正了解國情,也不能培養愛國情懷,因此我不斷強調,要任教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至少透過電視劇經歷由1921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的歷史,絕對是基本要求。

但「了解過去」說到底也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展望將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所以了解現今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就是重要的第二步。

魯引弓教育系列四部曲

教育,是任何一個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了解今天的國家教育發展,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再加上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了解一下這麼近、那麼遠的國家教育政策,其實與自己有切身關係。

要數國家教育「神劇」,必數魯引弓教育系列四部曲《小痛愛》(幼升小)、《小捨得》(小學升初中)、《小別離》(初中升高中)和《小歡喜》(高中升大學)的其中三套改編電視劇(《小痛愛》暫未有改編)。由於《小捨得》有我最喜歡的張國立特別出演,加上是最新的2021年作品,這次就重點介紹《小捨得》。

《小捨得》的兩個家庭

《小捨得》42集的故事主要是描述兩個家庭如何對其正值高小的子女進行教育,而這兩個家庭也分別是由張國立飾演的退休副學院院長的前任及現任妻子所生的女兒的家庭。夏歡歡媽媽是副院長前任妻子的女兒(副院長的親生女兒),父母重視快樂成長;顏子悠媽媽是副院長現任妻子的女兒(不是副院長的親生女兒),母親極度重視學業。由於稍稍複雜的小家庭終歸是一個「大家庭」的成員,一大家人在一起團聚的時候總是離不開互相攀比,帶出了教育理念之間的分歧。

故事前半部分的爭議點是在兩位就讀於九年一貫「風帆小學」的主角小朋友要面對升上初中的問題。子悠的母親在子悠小一的時間便已經為他打好根基,上奧數班和不同的校外培訓班,不讓子悠有一點的私人時間,也不讓子悠做自己喜歡的事,目的就是希望轉到名校「翰林中學」讀初中。歡歡由於父母初時認同快樂童年的理念,所以歡歡到小五的時候也是快快樂樂,無憂無慮。但面對將要升上中一的競爭,歡歡覺得自己的低名次已經影響到自己在同學間的地位,甚至丟了副班長的職位,自尊心一時跌到了低點。愛女心切的爸爸決定擠入炙手可熱的校外培訓機構「擇數」。

故事後來的發展如何,歡歡是否真的因此可以解決成績上的問題,子悠又真的是否無風無浪成為學霸,這個就不作劇透。但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家的大城巿中生活(故事設定是虛構城巿「江州」,但拍攝地是上海),教育問題已經不是「能否讀書」的問題,而是「應否催谷」的問題。故事中有一個邏輯,就是能進入「擇數」的「金牌班」(全巿應該只有約8個名額;還只此一家,沒有分號),便基本上可以直入「翰林中學」(「翰林中學」竟然與「擇數」有連繫),而入學也好像只是重點看「奧數」成績(「擇數」強項),因此很多家長在子女放學都會送子女到校外培訓機構繼續「寫作業」。

故事帶出教育主旋律

故事角色的結果不作劇透,但故事主旋律帶出的政府政策則不是秘密。故事中,「擇數」被取締,「翰林中學」被警告;小學升初中的方法由取初的「看戶籍」(要居在學校附近的房產證上有孩子名字,再加父母的戶籍在學校地區;由於歡歡父親的戶口不在「江州」,他們曾想過要「假離婚」處理),再到「看學籍」(不讀直屬小學不能入讀相關中學),最後到「搖號」(攪珠),可見中央政策都是不希望在學業上壓垮青年人的成長。

減少學校收生的競爭無疑可以減低青少年的壓力,但PISA、經濟、綜合國力等又如何保證呢?故事中有一個由農村移居到「江州」的家庭,其父親也說「大城巿的學生很幸福,因為太陽未下山已可以放學」。即是說在農村,普遍學生也是到晚上仍在學習。既然農民工也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城巿中為學童減磅的做法又是否正確?香港學生學習壓力的磅比起國家其他城巿學生學習壓力的磅又是多還是少?

故事中,有另一所學校的負責人向歡歡父母提到:「熱愛生活才能熱愛學習,而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學生一生都熱愛生活。」;但同時,歡歡媽媽也在職場深切感受到,學歷不足很現實的導致升職的不公平。作為父母的,面對不同的「捨」和「得」,應如何作出取捨?中國式唯物辯證的思考又能否為中國式的教育找出一條血路?

陳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