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香港人文及社會研究所名譽教授、香港歷史博物館專家榮譽顧問冼玉儀教授11月24日出席饒宗頤文化館講座,以「心繫故鄉:香港作為出洋華人與故鄉聯繫的樞紐」為題,闡述了早期國內、海外及香港的同鄉組織,更述說香港同鄉組織的不同類型和形成過程,進一步解構香港如何擔當起出洋華人與故鄉聯繫的重要角色,突顯香港在近代中國發展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同鄉組織 協助梓里守望相助
自古以來,家鄉觀念在中國社會及文化便根深蒂固。一個人離鄉別井到陌生的地方去,人生路不熟,而且資訊不流通、語言各異,總會感到失落及恐懼。冼玉儀教授指出,早期國內一批離鄉別井去當官經商,或考取功名等人士為了和家鄉維持關係,同時希望在外梓里能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也有地方能夠集中資源排難解紛、聯絡鄉誼,解決遣送邑僑、檢運先友等生活問題,因此發起同鄉組織(或稱「會館」、「公所」、「同鄉會」)。
這些發起人多是能幹、德高望重的社會精英,以省、府、縣、鄉 為單位建立同鄉組織,如上海廣肇會館、昆明石屏會館、青島三江會館、北京廣東會館等,當中大部分的會館極具規模,更甚者發展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香港扮演中介角色
自18、19世紀,隨着華人出洋數目增加,同鄉組織亦散布於世界各地,如墨爾本四邑會館、長崎福建會館、三藩市寧陽會館、檳城廣州府會館、胡志明市潮州義安會館、曼谷潮州義山禮堂等。由於華人對處理喪葬事務非常重視,香港早期的同鄉組織多與清明重陽掃墓、祭祀、拜神等有關,眾多商會亦由1909年起應運而生。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同鄉會出現,亦擔當起不同的功能,如四邑商會、旅港番禺華僑工商公所、三水商工總會、新會商務公所等。
香港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國際港口,四通八達,是出洋華人與故鄉聯繫的重要樞紐,設在香港的同鄉會自然便成為各地同鄉會與家鄉之間的對口單位和溝通渠道,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 讓海外遊子實現心繫故鄉的情懷。當中主要以回籍安葬、賑災、出版僑刊為主。
三藩市的昌後堂及香港的繼善堂曾先後安排三次的原籍安葬事務,而面對天災的破壞,各商會組織更會發起賑災活動,更會出版僑刊,讓海外的同鄉可以得悉故鄉的消息。自改革開放以來,同鄉組織更加活躍起來,逐漸增加彼此的聯繫,通過香港去接觸海外各地的同鄉,組織回鄉訪問團,以便處理回鄉祭祖、祖屋等各方事務,從而擔當起出洋華人與故鄉聯繫的重要角色,突顯香港在近代中國發展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