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年,總會在英國成立,宗旨是「調查和研究與亞洲相關的科學、文學及自然產物的課題」,它是英國研究亞洲問題最權威的學會,成員是相關領域備受尊重的學者。皇家亞洲學會先後在多個英國殖民統治地區設立分會,1847年在香港成立皇家亞洲學會中國支會(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859年停止運作,百年之後的1959年,以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RASHK)之名復會至今。
學會1961年開始,每年出版一本學術年刊,作者都是學術界的俊彥,第一期年刊便有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林仰山、作家柳存仁、政務官兼歷史學者許舒等人。早期期刊的內容比較多元化,有歷史、風俗、地理、文學、香港花鳥蟲魚品種研究等等,後來才逐漸專注香港本土歷史研究和考察。60年來,多位著名學者都有作品在期刊刊出,積累下來的文章和研究成果蔚為大觀,是研究香港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許舒
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術年刊是英文刊物,早期作者以洋人為主,其中又以施其樂牧師(Carl Smith)和許舒(James Hayes)最為活躍。許舒1956至1988年先後任職香港政府多個部門,掌管新界理民府和民政事務多年,與新界鄉紳關係密切,深受鄉村父老信任,許舒可自由出入新界祠堂、廟宇,加上讀懂中文,知道什麼是值得研究的文物,因此取得了大量族譜、各種民間契約信札資料,他寫了多篇香港宗族關係、新界風土人情的文章。許舒可謂是洋人研究新界風俗歷史的首席專家。
夏思義、科大衛
另一位為新界人熟悉的專家是夏思義(Patrick H. Hase),他是劍橋大學博士、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名譽院士,長期研究新界和圍村歷史。夏思義和許舒一樣,早年經常遊走新界作田野考察和尋寶,活像一對孖寶。夏思義的著作《被遺忘的六日戰爭》,是研究1899年新界人與殖民政府爆發嚴重衝突的經典作品。科大衛(David Faure)是另一位研究香港史的學者,著作豐富,先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和中文大學任教。
施其樂
施其樂牧師(Carl Smith)被譽為研究香港史的「巨人」,高添強稱許他對香港史的貢獻可謂前無來者。施牧師1960年來港傳道,逐漸愛上香港史研究。有一段很長的日子,施牧師一有空閒時間便跑到香港歷史檔案館看資料,幾十年來,他共抄下十多萬張以人物為中心的資料卡,這些資料卡已成為研究香港史的寶藏。歷史檔案館存有資料卡複印本供研究者查閱。
研究香港史的本地學者和歷史愛好者人才輩出,在各自研究領域貢獻良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香港史的研究和搜集,有賴中外學者百多年來的努力耕耘,才有今天豐碩成果。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