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歐洲前的感觸

歐洲政客既關心政治也關心國際社會,目光都放到其他人手上,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質疑的是他國的政策,似乎選民投予的一票是讓他們向世界咆哮,本來最應該關心的本土事務卻不屑一顧。

在歐洲兩個多月了,沒增加多少認知,感觸卻良多,最明顯的是歐洲社會愈來愈政治化、社會環境愈來愈惡劣。跟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不同,歐洲地區的基建變化是非常緩慢的,相隔2、3年再遊舊地,建築地盤依舊在,尤其是疫情打斷了不少計劃。

歐洲趨政治化  困擾當地民眾

但是這次最少看到歐洲在公共服務,特別是運輸交通、電子商務和電子付費上,未知是否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無接觸交易(contactless)的改進非常明顯。但是不同國家區域之間,電子支付基建的落差仍然非常巨大。

公共交通方面,無論是火車、長途車、本地巴士、地鐵還是電車的收費和班次預報,所有地區都很完備。但在出租車和網約服務差別巨大,意大利、法國和瑞士均不及匈牙利和英國,背後原因也和一些傳統勢力有關。Uber在進入法國和意大利市場都因為過於進取,曾在當地引發大規示威和抗議,最近馬克龍也因為早年和Uber的關係被翻舊帳。但Uber的阻滯卻造就了其他網企的機會,如德國的Bolt就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政治化仍然是歐洲面對的最大困擾,所有爭拗都無法通過協商解決,永遠演變成極端對抗。當面對罷工抗爭時,這些自動化的提升都變成白費,這也是英國的最大挑戰。正如希斯路機場的失控,經歷2個月仍在苦苦掙扎解決。所以在離開歐洲前的最大感觸,便是歐洲儼如兩個世界。

當面對罷工抗爭時,這些自動化的提升都變成白費,這也是英國的最大挑戰。(亞新社)
當面對罷工抗爭時,這些自動化的提升都變成白費,這也是英國的最大挑戰。(亞新社)

政客平民  兩個世界

其中一個是歐洲政客眼中的世界,這也是傳媒的焦點,既關心政治也關心國際社會,目光都放到其他人手上,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質疑的是他國的政策,似乎選民投予的一票是讓他們向世界咆哮,本來最應該關心的本土事務卻不屑一顧。

另一個是歐洲平民百姓眼中的世界,既不關心政治,更不想關心國際社會,對政客和政壇的變化沒有興趣。在路上曾經問過不少歐洲人有否聽過新疆,答案大都是否定的,就算聽過也完全不知道發生何事。問到香港,名字倒是聽過,但對香港的認識卻非常薄弱,當然更不知道發生過何事。民主革命?對一般人而言,全無吸引力。

當然相比下,批評Boris Johnson的英國人絕對是大多數,語無倫次已經是最客氣的評價,然而就算問及到約翰遜下台,也沒有任何英國人會主動提及目前保守黨黨魁之爭。儘管這代表着未來的首相,但是,英國人最關心的是電費,是生活,對家庭所在5英哩範圍以外的情況已不感興趣,更不要説到國際時事。

自從疫後大解放,歐洲旅客暴升,美國、歐洲人最多,澳洲、中東、中亞、印度也不少。但大都只旅遊不消費,那消費客呢?在中國仍然限制旅遊出境下,各地區幾乎都以中東人為主,倫敦情況尤其明顯。但英國脫歐對旅遊業的衝擊巨大,外國出境旅客不能享受退稅優惠,成為旅客消費的最大限制。

於是,靠旅客為主力的英國百貨公司Selfridges為保生計,擴大原來就相當成功的電子商貿,推出國際服務,讓旅客在當地購物消費後,毋須自行將貨品帶離境,而是以低廉運費,由百貨公司安排集運到客戶所在國家,送貨上門,同時在英國當地就直接退回高達16.5%的稅款,更能吸引旅客大買特買!

然而,部分名牌受制於全球業務所限,無法提供相同郵遞服務,那怎麼辦?有折扣嗎?有,因為匯率下跌。然而英鎊匯價雖然大幅下跌,但歐元同是難兄難弟,英國名牌店還是搶不過仍能提供退稅的歐盟地區。

英揆約翰遜下台,引發保守黨黨魁之爭。但比起決定首相的競賽,英國人更關心日常生活。(亞新社)
英揆約翰遜下台,引發保守黨黨魁之爭。但比起決定首相的競賽,英國人更關心日常生活。(亞新社)

歐洲女性政客  未必理性思考

最後也得回歸政治,用Boris Johnson的爭議説話作結:「如果普京是女性,就不會發動戰爭?」然而,對俄烏衝突表現得最堅決和強硬的偏偏是3位女性,包括歐盟主席、芬蘭總理和德國外長。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在推特上説「烏克蘭人願意為歐洲精神犧牲」,不知道烏克蘭人是否擁有如此偉大的犧牲精神;芬蘭總理馬林指出要「堅決制裁俄羅斯,放棄中立地位加入北約」,但這位世上最年輕的總理明白放棄中立也等同和俄羅斯對抗,立即被未知帶有什麼彈頭的導彈所對準嗎?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就抨擊不久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萊希3人舉起緊握手的合影,並指責「埃爾多安出現在這張合影中是對北約的挑戰,尤其是從一個北約成員國的角度來看非常不能理解。」不過從事實而言,這張合照是在埃爾多安和普京討論俄烏局勢後,得到俄羅斯承諾解決烏克蘭糧食出口問題後拍攝的。認真來說,埃爾多安是真正在為烏克蘭人爭取利益。

德國最近在俄烏局勢上過分熱衷的態度更非常需要關注,畢竟德國人底子並不乾淨。烏克蘭軍隊涉及大量納粹傾向,所以柏林內政部發言人表示,在德國展示字母「Z」以表示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人,可能會受到起訴時,這種是否干涉表達自由?還好筆者在德國過境時沒用WhatsApp,否則未知會否因為上面的「Z」頭像而要蒙受牢獄之災。

霍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