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季閉幕音樂會「倖存記」

7月1日正日晚上原定在紅磡體育館的大型演出,結果受颱風「暹芭」突襲,遺憾被迫取消。翌日下午風勢減退,同樣慶回歸的香港管弦樂團樂季壓軸演出如期晚上舉行。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全港表演藝術界準備多場演出誌慶。7月1日正日晚上原定在紅磡體育館的大型演出,結果受颱風「暹芭」突襲,遺憾被迫取消。當晚電視轉播預錄的演出,同樣精彩。

翌日下午風勢減退,同樣慶回歸的香港管弦樂團樂季壓軸演出如期晚上舉行。當時雨勢仍大,加上香港電台會現場直播,心想在家中收聽,但最後決定到現場見證歷史。

短笛協奏曲世界首演

首先是颱風剛過香港文化中心情景,須知當天原來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日開館,結果宣布改期。港樂在風雨下堅持演出,現場所見入場聽眾比預期多得多。

其次是港樂樂季閉幕壓軸演出,從來不會只演一場。但7月2日的演出,是繼6月18日後的另一演出,前後相隔兩星期,對颱風下百人臨時歸隊排練是個挑戰。

但冒雨到場的最大原因,是一聽短笛協奏曲的世界首演。那是港樂定音鼓樂師James Boznos為他在樂團吹奏短笛的太太Linda Stuckey創作的作品。這首6個樂章的作品由港樂委約,原定於2年前首演,結果由於疫情,兩度延期演出,這次差一點又再取消。

令人震撼的立體感

音樂藝術的空間感非常關鍵,那是收音機、音響器材無法複製的。例如第三樂章巧妙安排2支長笛吹奏者在音樂廳後方樓上分隔而坐,加上在台後敲出定音鼓。如此排位,與短笛合演出疫情期間以視訊隔空溝通的效果。

至於音樂會主題《羅馬假期》的兩首雷史碧基作品,經過港樂駐團指揮廖國敏精心設計,奏出新的效果。例如開場的《羅馬之泉》,最後樂章描述日落的鐘聲,安排樂師在音樂廳頂層位置敲出,散發出的聲響從天而降,縈繞良久。壓軸《羅馬之松》的最後全奏,安排6支銅管在樓座吹奏,立體感非常震撼,不枉此行。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