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代教育概念看孔子的學習觀

從《論語》中我們得悉孔子樂於學習,卻看不到他為什麼樂於學習,這是很可惜的。筆者嘗試運用香港教改和現代教育界的一些概念,分析和評價孔子的學習觀念。
筆者嘗試運用香港教改和現代教育界的一些概念分析和評價孔子的學習觀念。這些概念包括樂於學習、學會學習(學習方法)和終身學習。整部《論語》中描述學習方法的篇幅最多,包括實習踐行的重要性、通過問問題學習、反省性學習、社群性學習、注重先備知識、結合思考、學習和行為以求自主學習、著重學習的完整性、重視自覺知識和後天努力。
 

樂於學習

 
最直接表現孔子樂於學習狀態的有:
  • 〈雍也〉中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公冶長〉中他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還有一段更為可愛的對話,記載在〈述而〉裡:「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的為人,子路可能不知道葉老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也可能是對孔子這樣偉大的人不好簡單評價,故而沒有作答。回來後孔子對他說:「你怎麼不說,他這個人啊,發憤學習時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了憂愁,連自己快老了都不知道。」
 
〈泰伯〉:「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把精神完全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能獲得無窮的樂趣。由上可知,孔子真是活到老學到老,表現出一種永不衰竭的學習上進的精神。 
 
〈泰伯〉:「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學習三年而不望功名利祿的人,實在難得呢。在分析學習的目的時,他曾頗有感觸地強調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可見,孔子學習的最高目的是「學以治世」,認為書讀得再多,如派不上「為政」的用場,這樣的學習是無用的。學習是為了達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子路〉)的從政目的。
 
〈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在孔子看來,一個好學的人首先要將學習與物欲脫開。一個求學者如果孜孜於衣食居住的安適,一定談不上好學。同樣,好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錦衣玉食。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是成為「有道」之人。而「有道」便是找到「學以治世」的道,使他樂於醉心於學習。他是帶著問題來學習的,所以孔子是體驗「解難為本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人。
 

學會學習/學習方法

 
  1. 實習踐行的重要性

    〈學而〉開篇便講「學而時習之」,其中「習」就是實習踐行的意思,「時」就是適時的意思,是說我們學過的知識要適時地運用於實際當中。〈公冶長〉中說:「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所擔心的,就是怕實踐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憲問>中孔子講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言過其行,實際上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實踐與學習的關係。學習是學與行相結合的過程,學習而不實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就好像一個人知道做人要誠實,卻老是去撒謊騙人一樣。

    〈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解釋為學到知識之後適時實習,不是很高興的事嗎?高興的原因之一是學以致用,二是通過實踐來檢驗或鞏固所學的知識。
     

  2. 通過問問題學習

    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入太廟,每事問。」(〈鄉黨〉)這兩句話都是每個好學的人的座右銘。孔子認為,勇於向人請教,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即使是學問不如自己的人,或身分比自己低下的人,也有其優點和長處,值得我們虛心地向他們請教。

    〈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我們要廣泛學習並且不停地朝著目標前進,認真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便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了。

    〈泰伯〉:「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有能力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卻向知識貧乏的人請教;有學問謙虛得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經綸卻謙虛得像文盲一樣,從不計較別人的冒犯欺侮。

    〈衛靈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說:「遇到問題也不動腦筋問『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也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了。」

    孔子主張「多聞闕疑」、「多見闕殆」(〈為政〉),應隨時發現問題,有存疑精神,並提出「視思明」、「聽思聰」和「疑思問」(〈季氏〉)的具體要求。 

    孔子在強調虛心求學的同時,特別提出要切記「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這是向別人虛心求教的前提。不能杜絕這四種弊病而虛心求教的話,學習不可能有很大的成效。

    孔子「天縱之將聖又多能」(〈子罕〉),然而聖人的多才多藝,實在有賴於「學無常師」之體認──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學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反省性學習

 
孔子隨時、隨地、隨人而學,「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孔子虛懷若谷,善於向人學習以彌補自身的不足,做到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社群性學習

 

〈述而〉中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認為只要有心學習,就不怕沒有老師。每一個人都躋身於一定的群體當中,我們可以從周遭的人身上取法,選取那些優點去學習,借鑒那些缺點進行自我檢討及改正,正反兩面皆可學習。這種思想境界多麼寬廣!所謂「見賢思齊」(〈里仁〉)、「益者三友」(〈季氏〉)都是這個道理。〈子罕〉中孔子又說:「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張〉:「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學無常師,就是向所有的人學習,汲取各家的知識和長處,才能博學多才。 
 

注重先備知識

 

〈為政〉中的「溫故而知新」,就是要求在溫習舊的知識當中去探求新的知識,說明了在舊的知識基礎上去學習新知識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學習過程。 
 
學習一方面要「知新」,另一方面「溫故」也很重要,正如〈子張〉中子夏所說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堅持不懈就是指「溫故」和「知新」。
 

結合思考、學習和行為以求自主學習

 

〈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即以學而不思則沉沒於事例中,經驗之意義欠充實;思而不學,則馳騁於懸想中,理性之內容欠穩當。〈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見孔子重視學和思的關係。 
 
孔子是第一位提出學、思、行三者結合的人,「學」、「思」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學習是思考的基礎,離開了學習的思考,只能是苦思空想,收效甚微。在這點上,孔子有切身的體會。〈衛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認為自己的見識並非單單靠多「學」建立,而是需要結合「思」以貫徹所「學」成為一套個人思維見解。
 
同時,思考又是學習的昇華,經過思考的學習能達到 「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孔子對此有時很有感觸的,〈為政〉中他曾言:「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可見他承認得意門生顏淵不愚笨的原因,就在於顏淵能在學習後獨立思考並有所創新。
 
〈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除非學生經苦思冥想也想不通,否則我不會啟發他;除非他曾努力嘗試表達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否則我不會引導他。除非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否則我就不再和他深入探討了。」這裡孔子樹立了一個自主學習觀,即我們今天所宣導的學習應該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着重學習的完整性

 

〈子罕〉:「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其道理在於為學不可半途而廢。
 

重視自覺知識

 

「自覺知識」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即是美國「課程發展及監管協會」(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簡稱 ASCD)「明白」的六個意義之一。 
 
〈為政〉中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可強不知以為知。他斥責那種「亡而為有,虛而為盈」(〈述而〉)的態度,教人正視自己的不知和不足之處。 
 
孔子是個重視實際的人,在實際生活中還無法驗證的事情,他常常採取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度。如<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孔子鼓勵樊遲要致力於教化百姓禮法道義,對鬼神抱以敬而遠之的態度,就算明智了。
 

重視後天努力

 

〈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認為自己並非天生就有學問,他只是一個喜歡讀書、勤奮敏捷地追求知識的人。
 
〈述而〉:「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孔子說:「有些人遇到不懂的事時,大概會穿鑿妄作,我從來不會這樣做。我總是多多聽聞並選擇好的道理來遵循;多多觀察並將見聞用心記下來,這樣建立學識的話,其智慧就很接近天生的智者了。」
 

終身學習和其它

 
學習本身也是一個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做到卻又最難做到的則是堅持不懈。在〈為政〉中孔子概述了他一生堅持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堅持努力的過程。〈泰伯〉中孔子說了這樣一句話:「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在無涯的學海中永遠都無法到達彼岸,還要害怕丟掉自己已經學得的。
 
孔子在〈陽貨〉中闡明了學習實踐過程中的「六言六蔽」,以防止走入學習的誤區。「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也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告訴我們光有品德還不夠,還必須具備學習的智慧,要善於學習。人活在世界上,每個人所處的生存環境不同,因此在面對問題和處理事情時就要把握分寸因時制宜。要想走在人生的正途上,品格就要與學習結合起來,只有依託於學習才能具有理性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
 

討論

 
孔子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但是在《論語》中比較難找到孔子實踐這主張的例子。
 
筆者雖然提出孔子主張社群性學習,但是綜觀《論語》的內容,我們最常見的是孔子的獨白,第二是學生問、孔子答,極少看到孔子考問、學生作答這個教學模式。更可惜的是,我們僅能從〈先進〉的「公西華侍坐」章中窺見由孔子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名學生構成的一幅先賢論志圖,而未能從《論語》中看到孔子和多名學生之間的討論。
 
實習踐行只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沒有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是受孔子的哲學思想影響,只重視處理人倫關係。
 
從《論語》中我們得悉孔子樂於學習,卻看不到他為什麼樂於學習,這是很可惜的。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