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柏剛:企業宜把握「後疫情」先機

隨着疫情的發展,中藥治療病情出現了良好的療效,疫苗開發及相應的生物識別技術等打開了難得的爆發性發展空間。由於疫情受到出行限制,互聯網相關行業將獲得新一輪的蓬勃發展機會。

企業經營離不開環境分析,決策者應通過客觀地分析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機會和威脅,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做出相應的資源分配和戰略策略部署,以在競爭中獲得發展機會。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說過:管理者必須面對現實,掌控自己的資源。尤其是在巨變的時代,只有學習新的趨勢和特點,才能掌握未來,成功永遠屬於對變化敏感的人。

毫無疑問,本次疫情持續時間長,涉及全球每一個國家或地區,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左右企業的運營,甚至世界經濟、政治格局。

加速逆全球化趨勢

上個世紀70至80年代以來,以歐美企業為主的全球化擴張,打着旗號在全世界購買資產、開設工廠、金融投資,這個階段的參與主體是以歐美國家為主的跨國企業、國際組織、金融投資機構為主要的推動力量。伴隨着新興國家資產價格增長,產生了一批新興企業和資本,他們借助已有的全球化機制和管道,搭上全球業務擴張的快車道。在新的發展階段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全球化,是誰的全球化?

與此同時,全球化從最初的商品全球化,逐步發展為資本全球化,進而伴隨着文化的擴張,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逐步產生發展,因此原來的驅動力和地方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聯合成為了全球化的最大抵抗力量。本次疫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反過來又是成為「逆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器。

疫情最大的衝擊是加深了國家之間的不信任感,尤其是東方與西方大國的關係,受到嚴峻的挑戰。從病毒的起源問題、調查研究發展、分享防控措施,到如今的相互指摘甚至提出賠償,引起大國外交上不斷的口水戰。

疫情當下執政黨毫無疑問面臨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個別國家管理團隊容易情緒上失去理性,做出危險的決策,例如發動區域戰爭。

疫情最大的衝擊是加深了國家之間的不信任感,尤其是東方與西方大國的關係,受到嚴峻的挑戰。(Shutterstock)
疫情最大的衝擊是加深了國家之間的不信任感,尤其是東方與西方大國的關係,受到嚴峻的挑戰。(Shutterstock)

貿易保護主義加劇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一直鼓吹「美國優先」,號召美國製造業回歸,並開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爭,以保護知識產權為由打擊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引進歐美技術,提高關稅把中國產品拒之門外,拜登上台後情況依然沒有變化。

疫情爆發後,貿易保護主義像病毒一樣在全世界蔓延,除了美國之外,意大利政府在疫情期間強化了針對外商投資審查的「黃金權力」;歐盟警惕外國投資者在新冠疫情下收購歐盟戰略性資產;日本製造業也是加速回歸日本本土。

疫情當下,國際環境逆全球化、東西方大國博弈、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發酵,為應對以上變化,中國企業該如何轉型?

首先應該從產業的角度樹立製造業的基礎地位,重視完整產業鏈的基礎設施建設。疫情當下,全球化的產業鏈變得極其脆弱,疫情帶來的痛感,會使部分外資企業未來把產能遷出中國,以分散風險。所以接下來產業鏈可能會有當地化趨勢。

有危才有機,我們必須主要以長三角和珠三角大灣區為依托,培育一批有科技含量的製造企業,要盡快從產業鏈「配套製造」轉型到「主導製造」的角色上來,拓展創造中心、設計中心、製造中心,盡快培育一批高科技含量的製造業企業,打造一個「1」,成就N個「配套」製造企業,替補歐美跨國公司退出後的行業空白。

通過完善的產業鏈建設,有利於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不但能夠實現國內大循環,還能發揮優勢打通與國外的產業鏈結點,形成更廣闊的流通空間。

中國企業可以完善其產業鏈建設,有利於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國內大循環。(Shutterstock)
中國企業可以完善其產業鏈建設,有利於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國內大循環。(Shutterstock)

疫情帶來增長機遇

第二、行業方面中醫藥、互聯網、生物技術等孕育新的發展機會。新冠疫情下,日本取消了治療用藥的臨床實驗等待期,歐盟、美國、英國等國家頒布了新的臨床試驗管理指引,大大縮減了創新藥臨床試驗的時間,有利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着疫情的發展,中藥治療病情出現了良好的療效,疫苗開發及相應的生物識別技術、細胞/血液檢驗試劑等打開了難得的爆發性發展空間。由於疫情受到出行限制,互聯網相關行業包括在線教育、遊戲、直播、網上購物平台等,將獲得新一輪的蓬勃發展機會。

第三、組織管理方面,在「後疫情」時期,應及時實施企業流程再造,打造快速、高效的決策和行動機制,組建扁平化組織架構,縮短滙報路徑,提高效率;營造不斷學習、敢於創新、開拓的精神和企業文化來適應時代的變化;大膽啟用年輕人隊伍,提拔一批機構內部的年輕幹部,提高員工的內在驅動力,鼓勵學習利用創新科技和互聯網技術應用於日常工作。

學習巨變時代,學習者掌握未來!若能提前在人才和技術上佔領高地,就能把握先機。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