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十題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規劃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關係到年輕一代甚或多代人的福祉。筆者希望「北部都會區」能成為「香港的浦東新區」,與中環商業核心區的「南部都會區」互相輝映。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0月宣布本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大計,佔地300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為250萬,總工作職位65萬個,以未來20年的時間,大動作重組新界北的發展格局,重新布置香港經濟活動重心和分布人口,打造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粵港澳大灣區一重要區域。

筆者認為這項「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與《香港2030+:跨越2030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一脈相承,其方向正確並符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發展大局。

細看其描述,其規劃佔地規模、人口規模、職位規模是在原來新界北部的現有約96萬居住人口、39萬個住宅單位及11.6萬個工作職位基礎上,再加上正在進行規劃及發展項目可增加的約35萬個住宅單位(約94.5萬人)及45萬個工作職位。但其所述的實質新開發只有約600公頃土地,計劃增加約18.6萬個住宅單位,新增居住人口約59.5萬,以及新增8.4萬個工作職位。

如此宏圖大計,在人心振奮的同時,希望她不要停留在「願景」階段太久。市民大眾和工商界自然熱切期待政府進一步披露整個「北部都會區」的總體規劃、執行細節和成本預算。

筆者嘗試從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香港長遠經濟發展的廣度、土地空間規劃的多維深度等多個範疇提出十個課題,藉此拋磚引玉,引發社會各界深化討論。

一、從國家發展利益出發 制定相關政策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實在需要香港更好的裝備自己和加強與內地的體制對接。首先,香港要在認定發展創新科技產業作為經濟新引擎的前題下,制定相關的經濟發展政策、產業政策、人才政策、人口政策、房屋政策、稅務政策等。

這並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主導整個發展過程,而是側重於創造一個有利於香港、內地和國際人才、企業、機構參與的一個創新科技產業生態平台。

二、調整全港策略性規劃

從國家發展利益高度和宏觀經濟角度出發後,下一步有必要重新調整香港的策略性規劃。儘管按照「北創科」、「南金融」的佈局,又力求「職住平衡」的規劃設計,「創科」與「金融」之間的聯繫也應該是非常密切的。這意味南北走向的交通連接必不可少,路軌交通系統也自然是最優先選項。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只提及五條鐵路,分別為:(1)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至前海的跨境鐵路、(2)北環線向北伸延,經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3)東鐵延伸至深圳羅湖,並增設非過境的羅湖南站、(4)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延伸,貫通羅湖/文錦渡/香園圍/坪峯/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和(5)尖鼻咀/流浮山/白泥自動捷運系統。發展策略文件中,對南北走向的新鐵路並沒有著墨,更遑論其具體方案和完成時間表。眾所周知,東鐵和西鐵目前的運載量已迫近本身的設計運力極限。

經研究,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建一條由蓮塘/香園圍口岸通往港島小西灣的鐵路。此南北走向鐵路途經上水、大埔工業邨、科學園、火炭、大圍、新蒲崗、秀茂坪、日出康城和將軍澳工業邨。而將軍澳工業邨至小西灣之路段又可合併建第四條海底隧道的行車管道。

三、調整區域性規劃

如前所述,3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只有600公頃土地的新增項目,只佔整個「北部都會區」300平方公里的2%。這些新發展地點包括:擴展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至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帶、流浮山至白泥一帶、擴展古洞北新發展區至馬草壟一帶、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和新田科技城。

據悉,政府只啟動了三個地點的規劃與工程研究,分別是新田科技城、羅湖/文錦渡樞紐和新界北新市鎮(香園圍至皇后山一帶)。

筆者認為,現在正是重新全面整合這300平方公里規劃的最佳時機。政府應就原來的舊區、規劃中或進行中的新發展區以及這五個新發展地區,重新檢視原來的規劃有否調整的空間。要容納250萬人口,相信在元朗和北區的多個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發展意圖和人口上限等都應作適度的修改。

四、統合高發展密度與可宜居性之間潛在矛盾

此300平方公里,傳統上都是香港的鄉郊,存在許多自然生態、古蹟文物、族群網絡等。「都會」的定位,自然是往高密度發展的方向。如何保護文物、生態、人文網絡,達致生物多樣性、碳中和、高質量的可宜居性等,實在有必要制訂一些規劃參數、設計標準、底線框架和共融模式。

「拉姆薩爾濕地」是世界級的寶貴濕地資源。過去香港政府帶頭破壞濕地的例子有天水圍新市鎮和河套區。希望政府堅守承諾,收回700公頃私人土地,合併其他政府土地,建立2000公頃的濕地保育系統。

五、整體項目路線圖、時間表和成本預算

對於這個宏大計劃,任何持份者都熱切期待了解其具體發展內容、整體路線圖、時間表和成本預算。政府和業界都應該認真考慮香港因興建此計劃而需檢視各方面的足量人手和能力,如專業人才的質與量、建築工程量、政府人手的配備、政府財政承擔能力和公私合作的可操作性。

六、頂層設計和上層建築

如此大型項目,除上述的政策制定和規劃方案設計,執行是個重大課題。以目前的政府架構,筆者擔心,如不作重大深切的改組,項目實在難以推行。最近政府透露的政府重組方案,其中與發展相關的環節只是簡單把「運房局」分拆為「運輸局」和「房屋局」。筆者認為這個安排並不足夠,希望政府從頂層設計方面要認真重新整合調配。

建議設副財政司司長,統領所有與發展、房屋、運輸、工務和環保範疇相關的政策局,加強以規劃和城市設計引領所有建設計劃的規劃設計,加強以項目經理模式協調跨部門的審批和執行工作。縱使已經找到一位優秀的專業推手,項目的順利推行,仍需一個健全有效的體制配合。建議設「北部都會區」發展督導委員會,由特首主持;又另設「北部都會區」發展諮詢委員會,廣納有識之士和各持份者代表,集思廣益。

傳統政務官精英向來側重行政管理、程序公義,不著重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鮮有「產業基因」,大都缺乏「創業家精神」,不大清楚產業需要什麼及如何營造市場環境和滋養產業生態。制度設計決定行為模式。筆者建議設立奬懲制度,以激勵公務員的積極性,改變過去的行事思維、心態和方式。

七、善用公私合作模式,發揮市場力量

無論是興建「創科園」、「公共房屋」和「交通基建」都應最大程度上利用私人參與和市場力量。香港過去有許多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沙田第一城、康山花園、麗晶花園和西區海底隧道。

無論是興建「創科園」、「公共房屋」和「交通基建」都應最大程度上利用私人參與和市場力量。(亞新社)
無論是興建「創科園」、「公共房屋」和「交通基建」都應最大程度上利用私人參與和市場力量。(亞新社)

八、跨境制度創新

人才、資金、資訊和政策的暢通流動,對創科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建議在香港與深圳的口岸區或邊境接壤處設立「深港特別通行區」,地點設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通過特殊安排,方便國內任何一個省市與創科產業相關的機構和企業人員,自由出入該通行區,與港方人員進行通商交流而毋須走進香港的邊防區和關稅區。

就防控新冠疫情問題,深港兩地亦可設立特許檢測和防疫機構和機制,讓兩地人員能在此「深港特別通行區」內自由通商,毋須每次隔離14天或21天。

九、建立更緊密的「官產學研」協作機制

政策正確和硬件完備,還需有利於創科產業發展的協作機制。這需要國家相關部委、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大灣區內各級政府在創科產業各環節的政策、法規和標準制定的有效協調。產業生態中的各行企業實在有必要經常了解國家和地區出台的新政策、法規和標準。大學及科研單位亦因此更能緊貼掌握市場走向和產業需要,產出優秀人才和科技發明。一個有效完善的協作機制將有利於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大灣區的發展。

十、規劃和政策必須具前瞻性和高韌性

任何計劃都必須與時並進,因應外部和內部環境和條件變化,而能靈活變通以高度適應新形勢。科技發達直接影響人類生活模式的改變和演化,故規劃必須放眼未來,建設靈活規劃框架和機制,以應未來之需。世界局勢,瞬息萬變。規劃設計也必須具高韌性,以增強香港經濟和社會的應變和承受韌力。

總結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規劃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關係到年輕一代甚或多代人的福祉。筆者希望「北部都會區」能成為「香港的浦東新區」,與中環商業核心區的「南部都會區」互相輝映。

「北部都會區」理應是香港經濟和社會模式發生範式轉移的新起點。規劃考慮周詳、計劃有序執行、緊抓歷史機遇至關重要。

建設「北部都會區」所涉範疇複雜繁多,區區十個課題也旨在拋磚引玉而已。

張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