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4(底)(di55)
粵語「有di55」、「有一di55」,意思是「有些」、「有一些」的意思。當中的「di55」通常寫作「啲」。其實論本字,當是「等」。
要證實任何一個古語詞是現代粵語詞的本字的話,必須從音、義兩個角度去審視;就是說︰該詞的讀音,根據文獻記載,須能與所說的粵語詞相同或相近,又或合乎某種對應規律(讀音隨歷史發展而略有改變,所以有時不至於百分之一百相同,而只是相近或者合乎某種對應規律)。
同時意義方面,該字詞在古文獻中也是與所說的粵語詞相同或相近(意義有所引伸,所以有時並非百分之一百相同,而只是相近)。因此現在必須先證「等」在古文獻裏有粵語可以讀「di55」的證據,然後再證其確有「些」的意思。
唐 顏師古《匡謬正俗》卷六︰「底」條︰「問曰︰『俗謂何物為「底」丁兒反,「底」義何訓?』答曰︰『此本言「何等物」,其後遂省,但言直云「等物」耳。「等」字本音「都在反」,轉音「丁兒反」……今吳 越之人呼「齊等」皆為「丁兒反」……以是知去「何」而直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其本,乃作「底」字,非也。』」
這段文字,令我們得悉,唐朝人有一個音「丁兒反」,大眾寫作「底」,字義為「何」的詞。同時顏師古認為這個「底」實在當寫作「等」;也就是說這個音「丁兒反」的詞,其本字是「等」。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唐時的「底」這個「上聲」字,原來俗語另有「丁兒反」這樣一個「平聲」讀法。
「丁兒反」的反切下字「兒」中古有二音,一在《廣韻》・齊韻,音「五稽切」(與「倪」同音,是姓氏),一在《廣韻》・支韻,音「汝移切」(義為「嬰兒」)。若此處用的是「支韻」的「兒」,那麼「丁兒反」的粵音自然是「di55」;若此處用的是「齊韻」的「兒」,切出的粵音本當是「dɐi55」(音同「低」),因為不但與「倪」同音的「兒」,粵音「ŋɐi11」,而且「齊韻」字,韻母幾乎全都是「ɐi」(如「黎」音「lɐi」、「妻」音「tsɐi」、「雞」音「gɐi」、「攜」音「kwɐi」等);不過,「齊韻」裏面也至少有一個字,韻母不是「ɐi」的,譬如與「齊」(粵音「tsɐi11」)完全同音的「臍」,韻母卻是「i」,讀「tsi11」(音同「遲」)。可見若「丁兒反」的「兒」用的是「齊韻」的「兒」,粵音同樣有可能讀「di55」。
有研究上古音的都知道,「齊韻」的「兒」與「支韻」的「兒」上古都在「支部」,本來就是同一個音。總之,「等」據顏師古的「丁兒反」一音,粵音實在可讀「di55」;而唐朝時人們拿來代替「等」的「底」也可讀「di55」。
元 盧以緯《助語辭》「之、諸」條︰「之,指也。『大成之殿』,指此殿為大成殿也;『聖人之言』,指此言為聖人言也。凡『之』字,多有『底(平)字』意。」括號中的「平」字指「平聲」,就是說讀「底」字的平聲。盧氏的意思是,古書中的助語辭「之」,相當於元朝時人們口中的,讀「底」的平聲的一個常用助語辭(詞)。那麼元朝人究竟是怎樣讀這個「底」的平聲的字(詞)的呢?那我們就必須參考音韻學家的古音構擬專著了。
根據李珍華、周長楫《漢字古今音表》,音韻學家寧繼福對「底」的「近代音」的構擬是[ti○3](黃氏按︰該書所謂「近代音」以元 周德清《中原音韻》時代的「中原音」為代表。)國際音標的[ti]即筆者所用音標的「di」,③就是第三個聲調,即上聲。於是「底」的「近代音」就是「di③」了。若如盧以緯所述,與「之」意思相同的,讀平聲的「底」字,其發音就是「di①」(陰平)了。「di」的陰平,粵音就是「di55」了。
上文說過,粵語「有di55」的「di55」的本字是「等」(底),現在反觀唐 顏師古對「等」(底)標的「丁兒反」一音,和元 盧以緯為「底」標的「平」聲讀法,可見「等」(底)之讀平聲,不是由唐至元,再至今日的粵語一直呈現出一脈相承的軌跡嗎?
證實了「等」在古文獻中有與粵語「di55」相應的讀音之後,讓我們現在再看看「等」的意思。《漢語大詞典》「有等」條︰「有些,有的。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如今街市上有等小民,他道俺秀才每窮酸餓醋,幾時能勾發跡?』明 張居正《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近來有等奸徒,利他處人才寡少,往往……』」可見「等」確有「些」義。
總之,根據古文獻,「等」粵語既可以有「di55」音,又有「些」義,那麼古語「有等」、「有一等」就是今日粵語的「有di55」、「有一di55」了。
讀過筆者《粵語古趣談三編》「等2」條的讀者可能感到有點疑惑︰「等2」條說「有等」是「有tiŋ35(音同「亭」的口語音)」,現在這「等4」條又說「有等」是「有di55」,究竟哪個說法對?其實兩個說法都對。
「tiŋ35」由「等」的「多肯切」一音變來,而「di55」則由「等」的「丁兒反」一切變來。這就等於「我等」(我們)中的「等」既可根據「等」的「多肯切」一音讀「dɐŋ35」,也可根據由「等」的另一個中古音「多改切」往上推而得出的上古音讀法,轉讀「dei22」(音同「地」)一樣。(關於「我等」之「等」可讀「dei22」的論證,讀者請參考「等3」條及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廣州話和漢語史研究》一文。)
粵語「有tiŋ35」和「有di55」雖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同義詞,但是「有tiŋ35」即「有一種」、「有一類」,即是說「不止一個」,「有di55」是「有些」,同樣是「不止一個」的意思;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兩個詞是基本上同義的。
我們說「爾(呢)tiŋ35人」(這一類人)和說「爾(呢)di55人」(這些人)不會有太大分別;同樣說「有tiŋ35人」(有一種人)和「有di55人」(有些人)分別也不大。大家若用「di55」讀出「等2」條所舉各種古書的用例(其中一個是前面引過的《凍蘇秦》)中的「等」,就會發覺與用「tiŋ35」讀之,意思並無分別。總之「有等」粵語口語可有兩讀︰「有tiŋ35」、「有di55」(連讀書音的「有dɐŋ35」就共有三讀),而意思基本相同。
(粵語詞彙研究所:等)
最後說說普通話的「有的」。
《國語辭典》(網上版)「有的」條,釋「有的」為「全體中的一部分」,書證引(清 文康的)《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有的講究個女貌才郎,不辭非鴉非鳳的,有的講究穿衣吃飯,只圖一馬一鞍的。」筆者在前面也引過《漢語大詞典》對「有等」的解釋︰「有些,有的。」由此可見,普通話「有的」的意思與「有等」一樣。
李珍華、周長楫《漢字古今音表》對「的」的「近代音」的構擬是[ti③](國際音標的[ti]即筆者所用音標的「di」)。原來元朝時「的」與「底」同音(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韻》裏,「底」在「齊微韻」的上聲部分,而「的」同樣讀「齊微韻」的上聲[在「入聲作上聲」部分])。
可見普通話義為「有些」的「有的」一詞(「有的」漢語拼音「you3‧de」,「的」讀輕聲「de」,不讀「di」),當中的「的」,實在也是由「等」與「底」發展而來。於是我們可以斷言,「有等」即普通話的「有的」和粵語的「有啲」的本字。
(粵語詞彙研究所:爾)